Voila, Che Gioia Vivere!
是吧!歡樂呀!生命~~

目前分類:旅行日誌 Travel Log (2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一次去巴塞隆納是西元兩千年的夏天,距離今天已經有整個五年再加上四個月。原本那一次回到英國之後,想要好好寫遊記的,但是因為新開學唸碩士班的課程頗趕,而且忙著重新建立社交圈子,所以忙到最後就是交了一張白卷。之後,在英國唸書的時候,我還又去了西班牙兩次:大加納利島還有南部的安達魯西亞。加納利的那一次有日記記載,我最愛的安達魯西亞則還在腦中縈繞。

今年本來是打算帶著在英國唸書的妹妹去巴塞隆納過週末。但是因為她時間太趕,不夠辦理簽證,所以最後只有我和我同事成行。重新再次造訪巴塞隆納,除了舊地重遊之外,也用數位相機將以前只有傳統照片沖洗出來的景色一一重拍。巴塞隆那五年之間的變化不大,但是變化很大的則是遊玩巴塞隆納的我呀!有一種時移事往的感覺。回來之後下定決心,要好好把對巴塞隆納的印象述諸文字,所以,才有了這個寫作計畫。我一向寫作很隨興,沒什麼計畫,做了這個計畫之後,從第一篇四月下筆開始,竟然到年尾巴才終於完成。這其中,還又因為洽公,又去了一次巴塞隆納。雖然那一次來去匆匆,並未大肆遊玩,但是似乎已經建立了一種去西班牙幾項一定要做的事情:paella、cervesa、tapas、paseo、買西語唱片等等儀式。不覺莞爾。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廣州炒飯、揚州炒飯、福州炒飯、潮州炒飯…似乎只要有個州字的地方都有一種炒飯。中華米食文化之中,炒飯可以說是國民料理。在西歐、北歐這個以馬鈴薯當王道的地方,要找到深刻的米食料理還真不容易。伊比利半島上的西班牙卻很奇特地提供了一種米食料理:海鮮飯(Paella)。

西班牙的米食文化要多謝大食帝國那八百年的佔領。阿拉伯人帶來的稻米,在瓦倫西亞(Valencia)這個地方發揚光大,然後擴及整個西班牙。今日,西班牙海鮮飯可就說得上的西班牙的國菜了!每個家庭都有paella這種鍋子(對!Paella正是因為這個鍋子而得名的!),每位家庭主婦(也應該有家庭主夫啦,雖然西班牙是很大男人主義的國家,但是西班牙的大女人最近幾年也愈來愈有看頭!)都可以輕鬆上手。根據我的西班牙朋友說,每一家的西班牙媽媽都有她獨特的海鮮飯食譜。不過,大抵上雞肉、魷魚、花枝、淡菜、鮮蝦、魚是基本上常常出現的主要肉類食材,然後加上洋蔥、蒜蓉、番茄汁等等調味,最後番紅花調色,要讓米粒產生金黃、金黃的感覺。一鍋海鮮飯就可以上桌啦!也有一種墨魚海鮮飯是全黑的,也另外有一番特色喔!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誕節只剩下我和我的同事Joe在Emmen。其他人都飛去維也納了。我一來是因為早已去過;二來因為三天假期實在太短,很懶;三來則是因為冬天很冷,尤其奧地利那種內陸一定更冷,所以決定待在家裡爬枕頭山比較實在。

聖誕節之前的這幾天,荷蘭的溫度大概在四度到六度之間。我和Joe便決定就趁著星期六去逛逛附近的另外一的大城市,斯瓦洛(Zwolle)吧!說起這個斯瓦洛,其實是從本城去阿姆斯特丹搭火車必經的地方,而且,要在這裡轉車。所以,火車站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城中心我就挺陌生了,只有兩年前某個星期日跟著令一群同事去逛過,不過,星期日的荷蘭城市都是冷清的可以。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篇文章回應此文

我只有出入啟德機場兩次。一次是一九八八年我和爸、媽、妹妹以及小阿姨、表妹、表弟一起去泰、港七日遊;第二次則是一九九三年去香港參加中文大學舉辦的學生營隊活動。因為都是來去匆匆,所以印象不多。不過對於在啟德機場排隊倒是印象深刻。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不知道這是我爸媽教的好哩?還是我真的很遵守航空公司的公告?我總是七早八早在登機前二小時,一定會到達機場去辦理登機手續。有一次要跟同事一起出差,我跟他約在機場報到櫃檯前見面,班機起飛時間兩個小時整,他覺得不可思議。他說,他從來沒有那麼早抵達機場過,我驚訝地問他:「你不怕錯過班機嗎?」他倒是也很驚訝地看著我說:「不用那麼早去吧!」最後他還是將就我了,起飛前兩個小時,報到櫃檯前見。

我這才發現,我原來真的有某種程度的「候機恐慌症候群」。我以前真的會以某種過於頻繁的程度注意看著我的護照和登機證,害怕遺失在某處。也會莫名其妙地每一次經過航班資料螢幕前面的時候,就停下來行注目禮。現在在我自我告誡之下,當然沒有那麼誇張了,不過,想到以前那種小心翼翼的行為舉止,還會想一想就自己笑了出來。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同時刊登在英國文化協會校友網站之上)

兩千年年底,德國同學Mareike邀請我和兩位同學一起去她在漢堡的家裡過聖誕。我們三個人都是那年夏天才剛抵達英國的留學生,自然是對歐洲的聖誕節充滿想望。我們於是又很有野心地把聖誕節前後都計畫了旅行,準備來個冬日歐洲的大探險。在柏林往漢堡的路上,我們跟其他兩位也要到漢堡過聖誕節的德國人一起共乘一輛小轎車,收音機裡面傳出來溫度正在下降,而且有水氣的雲層逐漸靠近漢堡,很有可能聖誕節前後會下雪。我們聽了更是興奮,這是第一個白色聖誕呢!自然我們是充滿了期待。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月二日的深夜,我們抵達哥本哈根。走出了誤點延遲半個小時的斯堪地納維亞航空班機(SAS)的艙門,這是闊別已久的哥本哈根機場。旅客服務中心的服務人員建議我們直接打的(搭計程車)去青年旅館,我們考量一下距離(其實不算是太遠,所以計程車費還不算太貴)和已經疲憊的身心,於是就攔了車直接往青年旅館直奔而去。這是我在2001年初訪哥本哈根那時就寄住過的青年旅館,所以不陌生,記憶猶新。

本來想與妹妹找間市中心的旅館住宿,但是無奈時間有些急迫,中意的旅館通通客滿,只好又找回舊識的青年旅館。所幸,從2002年開始,哥本哈根有了大眾捷運系統(Metro),剛好青年旅館旁邊就有一站,非常方便。這總比上次要以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方便許多。有很多導遊書的新版裡面就稱許「哥本哈根長大了!」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雖然住在歐洲將五年多了,待在荷蘭也快四年了,但是有時候我還是會被荷蘭人的直接了當嚇一跳。有時候跟朋友聊起來,還真是不覺莞爾。

以前我們在當小朋友的時候,有時候會去同學家寫功課,或是去朋友家玩樂。媽媽總會告誡著說,要在晚飯前回來,怕的就是「跑去別人家吃晚餐」會很不好意思。但是,當我們的同學和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七早八早,媽媽一定會跑出來說:「那個布魯斯,晚上就留下來一起吃晚餐吧!」要是布魯斯推辭說他媽媽已經交代要回家吃晚餐,那麼才比較有可能在晚餐前走人。就算是吃完晚餐才到同學或朋友家裡,也一定會被招呼著「吃飽了沒?要不要吃晚餐?我們今天可是煮了…(這時候菜單就直接報上來了)」。這是中國人的禮貌,在晚餐前把客人趕走會顯得很寒酸而且不禮貌的!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昨天(十一月二十六日)在看中時電子報的時候,看見一則標題為「歐洲初降瑞雪,預告寒冬即將來臨」的新聞。內容主要是說英國、法國、德國都因為降雪量極大而產生了一些學校停課、道路封閉的影響。而在前天(十一月二十五日)傍晚,我從公司要回家的時候,荷蘭東半邊也開始下雪了(今年冬天第一場呢!)。

起先,是一片片雪花慢慢飄落下來。等到同事把車停在回家途中經過的加油站的時候,突然之間雪片是一大票、一大票地飛來。那天下午,我們就聽說荷蘭西半部的城市正在狂風暴雨之中。鹿特丹簡直就成了一個飛沙走石的城市。這狂風暴雨的天氣走到東半邊來,遇見極冷的溫度,就變成狂風暴雪了。雪呀,那一會兒可還真的是橫著下的哩!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

二千年的那一次巴塞隆納之行,因為不知要期待什麼,所以驚喜連連。最驚奇的時刻大抵是我從Lesseps Metro站走出來的時候,瞥見那一條與台北天母忠誠路相似的街道。我突然有種強烈的déjà vu感覺,好像回到了台北一樣。儘管那時候才剛離開台北半年不到,想念台北的程度還不至於灼傷腦神經,但是有一種莫名的喜悅。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n my return flight from Manchester to Amsterdam, I fell asleep before the plane took off. I didn’t wake up until the pilot announced ’20 minutes to landing.’ It was my first time to be so tired on an aircraft, thanks to the power of clubbing until 5 am in the morning.

‘What a Pride!’ I thought, on my way back to Dan’s flat.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還記得第一次到巴塞隆納的時候,第一次認識的道路是La Rambla。中文的導遊書上大抵都是翻譯為「拉蘭布拉大道」。但是,這個叫做La Rambla的大街其實有五段街道連結而成。在巴塞隆納你不得不認識的路也就是這一條從加泰隆尼亞廣場一直通到地中海海邊的大道。這大道中間有很寬闊的人行空間。這已經不能說是分隔島了,因為真正的行車空間只有兩線道,中間有四線道以上的空間是留給行人的!你不得不讚賞巴塞隆納是政府對行人的尊重和慷慨。

林蔭之下,有著露天咖啡座、賣花小舖、雜誌攤,還有千奇百怪的街頭藝人。觀光客自然是人潮的大部分組成份子,當地人也不少。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在2005年復活節的假期去了巴塞隆納一趟。距離上一次拜訪巴塞隆納已經足足過了四年半。我總覺得,每一次造訪都是匆匆在三天中結束,上一次如此,這一次也依然。不過,在巴塞隆納的一分一秒卻不是我和我的旅伴們敢鬆懈浪費的;就是因為來去僅只三天,時間有限,更要好好利用。所以,雖然我們行色匆匆,但是印象深刻。

2000年九月,我和當時一起在倫敦政經學院念英文的同學計畫了一次約一星期的西班牙之行。主要是遊玩馬德里和巴塞隆納這兩個大城市。拜訪西班牙一直是我大學以來的夢想。所以大三的時候上了一學年的西班牙文,聽了一票西班牙歌。總覺得,半個地球外那個伊比利半島上的國家似曾相識。所以,當年遠赴英國求學之前還硬是跑去西班牙駐台北的商務辦事處拗了一張半年的申根簽證。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六(2005年三月十九日),我和同事開著車去德國的杜塞道夫。

除了阿姆斯特丹,杜塞道夫大概是我最常去的城市了!2005年,德國的國道A31終於全線通車了。2002年初到荷蘭的時候,走這一條路線去杜塞道夫大概要三個小時。這是因為原本這一條高速公路中間有一截是斷掉的,所以會被引去走鄉間小路。但是隨著時間過去,這一段原先還沒有整建的高速公路也慢慢地建構完成。所以,去杜塞道夫的時間也就慢慢縮減。直到年初,我們聽說這條高速公路終於完全通車了,就很想要知道到底這樣從Emmen到杜塞道夫一趟要多久時間。果然,這一趟只要一小時四十分鐘(平均時速一百四十公里的話)。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月一日寫完上一篇文章之後,紛飛的大雪沒有停止。反而,二十四個小時之後,我們在三月二日早上要出門去上班的時候,車子陷在雪堆之中。對面人家的小孩很高興地向我們大叫:「今天不用上課哩!」真羨慕,我們還是要上班。所以只好開始鏟雪,還加上要推車,才能讓車子離開那一片雪地,然後以時速五公里的速度慢慢開去公司。

外面的世界是一片白茫茫,能見度非常差。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台北最近很冷,而且一直下雨。看見朋友們的留言和MSN暱稱一個接著一個抱怨起天氣好冷,刮風下雨,我大抵可以想像那種鬱悶的感覺。壓抑之下的無奈。

天氣爛的國家通常都會有這種情節:問候的一開始總是三句離不開天氣。最有名的是英國人。荷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就從來沒有聽見西班牙人還是希臘人在討論天氣。也很少聽聞歐洲人抱怨夏天陽光太大還是日照太長,抱怨都是在冬天冒出來。我和同事最近也是這樣開口一句「今天很冷喔!」,閉口一句「怎麼還在下雪呀!都三月了!」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月十四日星期五,早晨六點二十分我就與同事一起出門,開車到阿姆斯特丹去半英國簽證。我上一次的英簽在去年十二月中的時候過期了。

有很多人都問我,你不是都在荷蘭了嗎?去英國還要簽證呀?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最有水準的火車應該就是瑞士國鐵了!在瑞士搭乘火車是一件不但舒服,而且也賞心悅目的事情。首先,瑞士國鐵是以準點出名的!譬如說,如果火車時刻表上寫著十二點整開車,十二點整的時候,假設你還站在月台上,那麼你大概只會看見火車尾巴漸漸遠離你而去吧!沒有英國火車誤點的惡夢。據說如果瑞士鐵路誤點超過一定時間,還可以退錢呢!不過,幸運的我,還沒有機會嘗試過。

那一年的旅行在抵達蘇黎世之後,首先我就得要去退票。因為之前在瑞士國鐵的網路上買周遊券,瑞士國鐵一不小心多發行了一張,我急忙地寫信去詢問該如何退票。他們倒是很貼心地要我在開始使用之前在任一個火車站退票就可以了!我本來還擔心說不定還要解釋東、解釋西地說半天,服務人員倒是異常親切地二話不說就收了票,退了錢。不囉唆,no drama。這讓我更對瑞士國鐵的服務讚不絕口。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歐洲,不論是生活還是旅遊,鐵路和火車是一種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從在英國的留學生涯開始,火車就開始跟我結下不解之緣。一直到這星期末,我簡直有種感覺,我是生活在鐵道上面的!(當然,那是因為這星期的生活實在是爆忙:星期三晚上,我搭著夜車南下恩德侯文Eindhoven;星期四晚上,再搭著夜車返家;星期六,則是在Emmen與烏特列支Utrecht之間往來;今日,星期日,則是要搭著往盧森堡的列車前去開會;星期一晚上再回來。總共加起來,這幾天,我一共得要在火車上耗去二十二個小時!真是瘋狂!)

以前在台灣,最遠的鐵路經驗是從台北到高雄,或者是台北到台東(那時候,南迴鐵路還沒有建好!)。最久的經驗則是成功嶺暑訓完,搭著最慢的平快車一路晃上台北。搭乘鐵路的機會其實不多。因為通常會為了省錢,搭更便宜的國光號,反正時間也差不了多少。(感謝台灣勇猛的公車司機們,通常他們都會讓汽車比火車還要快速...譬如有一年夏天,我從高雄的同學家要回台北,clubbing完之後去搭車,竟然在天亮時分—大概也就四、五個小時之後,就已經看見台北火車站了!)其他短程地旅遊就更少利用到鐵路了!譬如說去基隆和牡丹,是有幾次搭乘火車的經驗,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開車前往。很小的時候,有那麼幾次搭乘淡水線的記憶,很斑駁了,在淡水線開最後一班列車的時候,我也沒有太多的回憶可以去追想;阿里山的小火車也搭乘過幾次,主要是為了看日出;有一次跟著阿綠搭著平溪支線去玩,那也是可以用手指頭數算出來僅僅幾次搭乘台灣支線火車的經驗之一。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兩天的行動之後,搬家終於完成。其實要多謝那兩位專業的臨時工,迅速確實、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搬家工作。雖然說只是從一個社區搬到另外一個社區,僅僅也不過自行車二十分鐘的踩踏,但是搬家的煩擾可是一點兒也沒有少。打包、整理、裝箱,這是對於要搬遷的衣物、唱片、書籍必須做的事情。至於衣櫃、書櫃、床舖、桌椅則就要靠專業人士先拆卸再組裝了!更笨重的冰箱、洗衣機當然更需要他們搬上卡車。

沒有人喜歡搬家。因為光這些瑣碎的事情就會讓人煩悶乏味。更不用說到了新居之後,還要一件一件地歸位。星期一當他們把大部分重要的衣物堆滿新居整個客廳的時候,我才發現一個人一年半下來可以產生多少東西。我還記得一年半以前我妹妹在荷蘭的時候,我們兩個一起搬家從這兒到那兒,也不過兩趟小轎車而已。這一次,小轎車跑了三、四次,連大卡車也跑了三次。主要原因是因為之前搬出去的時候沒有帶傢俱,這次回來,因為那邊的房子要退租了,所以還順便把傢俱也搬回來。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