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羅亞爾河這些城堡之中,哪個堡最漂亮?我想,我給你的答案應該會是雪儂梭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吧!雪儂梭位於鄰近小鎮雪儂梭(Chenonceaux)的不遠處。是的,城堡的名字和小鎮的名字就差了一個字母而已。我們在利用TomTom(GPS Navigator)定位的時候,還小小迷惑了一下。不過這個小小的差異可是有一個傳奇故事的呢!
雪儂梭堡的女主人們遠比男主人有名。有時候我在猜想,是不是因為這個堡特別得以前那些名女人的喜愛,所以特別花的心思照料,因此,也才造就了她今日比其他城堡還要美麗動人的風情呢?
Voila, Che Gioia Vivere!
目前分類:旅行日誌 Travel Log (201)
- May 01 Mon 2006 04:20
羅亞爾河遊一遊(6):雪儂梭和她的女主人們
- Apr 25 Tue 2006 06:39
羅亞爾河遊一遊(5):星光燦爛之後的腥風血雨
- Apr 24 Mon 2006 02:22
羅亞爾河遊一遊(4):安布瓦斯堡與達文西
(Château d'Amboise)在離杜爾不遠的地方。面臨著羅亞爾河(La Loire),座落在一個小山崗之上。我們停好車之後,一路走過來,遠遠就可以看見這個城堡高大矗立的雄偉。一直到真正站在城堡下方的時候,抬頭一望,「哇!」的一聲驚嘆!
安布瓦斯很早就已經進入了法國歷史的重要章節。不過,真正成為法國皇室的焦點,還是在Valois王朝的時候。記得之前在奇農堡接見聖女貞德的那個王儲查理嗎?查理在加冕之後,成為查理七世(Charles VII)。這個城堡當時的領主因為密謀殺人,結果丟了這個城堡。1434年,查理七世成為這個城堡的新主人。這個城堡一被法國王室所佔有之後,馬上變成王室相當鍾愛的一個堡。從此跨上那個時代的舞台成為主場景之一。
- Apr 20 Thu 2006 23:14
羅亞爾河遊一遊(3):Azay-le-Rideau
從奇農堡到阿則勒希度堡(Azay-le-Rideau)是一條筆直的長路。雖然中間會遇到一些圓環,但是也只要跨越了繼續前行即可,不需要左右轉。這一段路雖然只有大約二十公里,但是高低起伏。有的時候甚至有點小舊金山那種爬坡、降坡的感覺。好久沒有這種上下起伏的感覺了!(是呀!荷蘭就是一片平坦到天邊,沒有山陵,看久了就會覺得平淡無奇。)車子上的同伴有人笑著回想雲霄飛車的刺激,不過這個感覺似乎還沒有到達「飛車」的境界。
路穿梭在森林之中。原本冬日的枯枝漸漸在這個初春的時節長出新芽。蔥鬱著的青翠讓人看了就有一種喜悅。也許,因為在北國已經看膩了一季的灰澀,連到了四月,屋外的樹枝還是新芽付之闕如,所以一看見這種稍稍吐露的春的訊息,就會讓人雀躍不已。因為,春天終究已經到達法國啦!離荷蘭應該也不遠了吧!
- Apr 19 Wed 2006 07:14
羅亞爾河遊一遊(2):奇農堡與聖女貞德
抵達奇農堡(Château de Chinon)的時候,其實天公並不作美。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空中的烏雲不少,而且朔風野大。尤其奇農堡是在山崗上,那風一陣一陣襲來,還真讓人有點抵擋不住呢!
奇農堡的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第十世紀。原本就是有軍事用途的堡壘。輾轉幾手之後,在十二世紀的時候,英國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 of England)還有有名的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也都住在這裡過。甚至傳說之中,獅心王就葬在附近的修道院之中。因此,這兒也曾經是十字軍東征的重要起點之一。
- Apr 18 Tue 2006 21:23
羅亞爾河遊一遊(1):行程規劃
- Apr 11 Tue 2006 07:10
小藍帽遊巴恩
話說星期一(四月十日),台商會在荷蘭中部的巴恩(Baarn)舉行了一場有關於荷蘭從二○○六年開始實施的各項新制保險及員工福利措施的座談會。因為這個話題與維修、後勤、客服都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布萊恩就成了當然的指定參加人選。(其實也是因為除了我包山包海之外,所以自然這種問題也是我承包項目之一!)於是,一早進了辦公室把信箱留言設定好之後,拿著筆記本,就趕著搭火車去了!
不要看巴恩在荷蘭中部,從Emmen坐火車去還是很遠的!足足要二個半小時!(可見我們是有多窮鄉僻壤和荒郊野外呀!)首先要去斯瓦洛(Zwolle)轉車,然後還要在阿姆斯福(Amersfoort)等二十分鐘,才能夠轉上停靠Baarn的車。所以,九點鐘出發,到了巴恩火車站都已經十一點半了!一個早上就什麼也沒有做,只坐了火車。
- Mar 27 Mon 2006 23:12
夏令日光節約時間
夏令日光節約時間(Summer Time)正式開始。歐洲(除了冰島之外)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的凌晨一點鐘的時候,自動將時間往前撥一個小時。所以,原本這個時區,Central European Time(簡寫:CET),是比格林威治標準時(Greenwich Mean Time,GMT)快一小時(GMT+1),就變成了Central European Summer Time(CEST)比格林威治標準時快兩個小時(GMT+2)。這段夏令日光節約時間是從三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凌晨開始,一直到十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凌晨結束。而台灣與歐洲大陸的時差則變成了六個小時。
日光節約時間的概念是由一個英國人William Willett在1907年所提出。目的是為了節約能源。不過,一提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迴響,一直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為了節省能源(好集中資源來打仗),這才開始由德國先行採用。後來在1916年,英國也才通過法案決議採行。這樣一採行,人們比較早起,也比較早睡,可以節省晚上因為黑暗而必須耗費的資源。因為在高緯度國家,當太陽直射回歸線的時候,就會有比較長的日光時間。這時候採行日光節約時間的確是不錯的想法。
- Mar 17 Fri 2006 17:43
捷東邊城一週間 (9)
- Mar 15 Wed 2006 23:01
捷東邊城一週間 (7)
- Mar 13 Mon 2006 23:56
捷東邊城一週間 (5)
第五日(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在職場中工作也有一些時日了。也有機會看了滿多各式各樣的人,同事也好,客戶也好,供應商也好。而其中,就是有一些人永遠可以讓你感覺神奇:「怎麼這樣離譜也可以?」
- Mar 12 Sun 2006 23:56
捷東邊城一週間 (4)
- Mar 11 Sat 2006 23:25
捷東邊城一週間 (3)
- Mar 10 Fri 2006 23:50
捷東邊城一週間 (2)
- Mar 09 Thu 2006 23:53
捷東邊城一週間 (1)
- Mar 05 Sun 2006 21:26
文生曾經在這裡
大約是一百二十三年前,西元一八八三年,九月初,有一個還沒有成名的畫家從海牙(Den Haag)到達了德蘭特(Drenthe)省的侯賀芬(Hoogeveen)。到了十月初,他又再往東走,到了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住下。他一個人在這裡一面尋求作畫的靈感,一面希望對他日益嚴重的精神問題希望有所幫助。他在新阿姆斯特丹大約待了兩個月,從十月初到十二月初。這期間,他給他的弟弟寫了十五封長信,也繼續陸續地把畫作寄給弟弟,希望能夠有人賞識。但是,這樣的希望終究是落了空。十二月的時候,他只好回到他父母的老家。過了四年,在一八八八年的時候,他南下法國。在這裡,他發光發熱,完成了他後來最受人激賞的眾多作品。但是,折磨他已久的精神病也變得愈來愈嚴重。一八九○年,他舉槍自殺,結束了三十七歲的生命。
他的名字叫做Vincent Willem van Gogh,後來人們都叫他「梵谷」(雖然荷蘭文念起來是比較接近「梵侯」)。
- Mar 04 Sat 2006 23:55
北角隨便逛
這個週末沒什麼計畫,於是找了同事一起開車出去四處亂逛。懶洋洋地睡飽了起床,已經九點半了!東摸摸、西摸摸地把早餐吃了,準備好出門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鐘了!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地,而且只是在這裡近郊附近晃一晃,所以不用趕一大清早出門,也不怕太晚回家。我們終於在把車開出去之前,決定去邊界另外一邊的北角(Nordhorn)逛一逛。沒有人有去過,我也只經過過一兩次,所以對所有人來說都很新鮮!
在歐洲開車,如果有衛星導航輔助,真的會比較方便!不過,用習慣了衛星導航之後,方向感可千萬不要變差喔!不然只會跟著導航小姐所指示地左轉、右轉,有時候還是會迷路的!不過,今天的路倒是很簡單,大部分都是直直走,而且其實一路上的指標都很清楚。距離也只有四十三公里,絕對不會迷路的!
- Mar 03 Fri 2006 23:50
雪霽天晴朗
- Feb 17 Fri 2006 17:30
下一站,巴黎
生活在歐陸,最大的好處,對於一個來自南國小海島的男孩來說,應該就是旅行的便利了吧!歐洲大陸的面積不大,大抵與中國大陸加上蒙古的面積在伯仲之間。但是卻星羅棋布了四十個國家。我所居住的荷蘭是在申根國家區域之一,這個區域包括了十五個主要國家和四個迷你小國。除了冰島和希臘沒有跟其他的申跟國家有陸地上的領土相連結之外,其他十七個國家是彼此相通的!也就是說,如果開著車,可是可以不受限地跑透透這十七個國家!(其實就連希臘都和義大利之間有渡輪相往來。)
荷蘭是個面積稍稍比台灣大一丁點兒的國家。但是因為地勢低平,所以從東邊開到西邊大概只要三小時不到的時間;從北邊開到南邊,大約也只需時三小時。所以,開的遠一些,你就會突然發現,怎麼路旁的標誌不一樣了,語文也變了!因為,已經到了另一個國家。
- Feb 13 Mon 2006 05:24
在曼罕的小週末
星期五(二月十日)下午下了班之後,就請小傑克幫忙開車載我到德國的梅噴(Meppen)車站去趕火車,準備南下到曼罕(Mannheim)去拜訪朋友,渡個小週末。
火車票是老早之前就在德鐵(Die Bahn)的網站上買好的!因為提早買票,所以有比較便宜的優惠。不然,德鐵可是以昂貴出了名的!德鐵現在也很進步,網路上刷了信用卡,買好了票,只要把票用印表機印出來便可以了!只是,除了要憑這張印出來、A4大小的票之外,還要有身分證明卡片。可以是德鐵的年卡或是消費這張票券的時候所刷的信用卡。原本我以為可能如同一般航空公司的要求一樣,「旅程中要攜帶這張卡片以資證明」通常只是說一說而已。除了上一次在台北中正機場要出發去曼谷的時候,我曾經被要求要展示信用卡之外,還幾乎沒有碰過航空公司要看我消費的信用卡的!但是,一上火車不久,查票員來查票的時候,不但要看票,也要求要看信用卡。還煞有其事地在他的隨身小機器上刷了刷,似乎取得了一些證明,才慎重地在票上打上戳記。也許這是德國人一板一眼的做事態度,但是總算沒有因為遺漏攜帶卡片而遭逢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