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la, Che Gioia Vivere!
是吧!歡樂呀!生命~~

目前分類:旅行日誌 Travel Log (2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歐洲和台北的距離,最快是十四個小時。包括在香港轉機的那一小時。這些年在台北和歐洲(不管是阿姆斯特丹、倫敦、曼徹斯特還是巴黎)之間的飛行,早就已經不同於第一次千里迢迢從台北飛到歐洲觀光的感覺了。但是,我還記得,那一次的飛行之中有「出國」和「遠行」的感覺。那長達二十四小時的航程,讓人記憶猶新。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決定在星期日的早晨離開
昨夜喧鬧的城市仍沉睡在天光的黎明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大概說起荷蘭的堤防,每一個人都聽過一個傳說(以前可以說是鄉野傳奇,現在則是urban legend):曾經荷蘭有這樣一個小孩,在某一天出外遊戲的時候發現堤防上破了個小縫,開始漏水。所以,他就用手指堵住了那個小洞,以免那個小洞變成大洞,最後導致潰堤。這個小孩也很認真地就一直待在那兒,不肯也不敢鬆手。雖然又冷又餓,但是他還是忍耐著腰痠、腳痠、手痲痹,一直到家人在吃晚飯的時候出來尋找他,這才發現這個小孩防止了潰堤的危機…

另外一個關於小孩堤防的鄉野傳奇則是曾經有一次荷蘭淹大水的時候,有個小孩被裝在搖籃之中隨波逐流(是荷蘭版的摩西嗎!?),在這個地方靠岸了,被人救起,所以才叫這個地方為小孩堤防(Kinderdijk)。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當沒有其他什麼事情好拿來說嘴的時候,英國人和荷蘭人最喜歡談論天氣。看起來,這幾年下來,我也不知不覺地養成這種不知道算不算壞習慣的習慣了!

星期一晚上,我趕著火車去阿姆斯特丹拜訪Peter。(嗯,對,就是那個曾經讓我受傷很深的比利時Peter。)我請同事先開車載我去火車站。才一下車,就發現天氣冷的很,大概只有攝氏兩度。然後我的雙腳一陣冰涼。天!最厚的Levi's jeans還是無法抵擋嚴寒…這是因為我老了嗎?真的要來穿衛生褲嘛?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歐洲冬日的怪天氣事件簿又新添一頁。

話說最近窗櫺門扉三不五時就被風颳的震震作響,有一度,我以為我回到台灣的颱風天了!可是,明明就還要上班呀!沒有颱風假,哪來的颱風天哩?但是,那風吹的強勁,門窗震動地厲害,噗噗噗噗地,真的是有點惹人厭地吵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在荷蘭認識了一個挪威朋友,K(不過他現在已經搬去倫敦了!)。在他的幫忙之下,我終於知道那篇當年登在Dagsavisen上面的報導是在寫些什麼了!

前面一大段主要是另一對荷蘭旅人的訪問。大意就是說,他們覺得其實挪威沒有那麼貴,而且他們覺得挪威人好像都很害羞,諸如此類的種種話語。但是,後面我們台灣人可是明白地拿出數字算給大家看,挪威有多貴!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警告這是一篇非常愛慕虛榮的炫耀文。受不了堅強自信心以及極端優越感充斥文章每一個角落的人請不要輕易嘗試。自high或者跟著一起high是完全歡迎的,至於要說什麼「浪費錢」或是「揮霍無度」的話語的話,就省省力氣,免了吧!

法國每年二次的打折季節在日前開始。所以,當然不能夠錯過這個機會囉!於是,上星期五(一月十二日)我就在下班之後風塵僕僕地殺往巴黎。訪友、祭五臟廟還順便準備好好逛逛,看看折扣物品之中有什麼可以選購一番的。星期六一早,十點鐘就準備出門去逛逛。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跟隨著世界各國愈來愈嚴格的登機檢查規定,台灣也開始準備於二○○七年三月一日開始加強管制搭乘國際線班機(包含國際包機)之出境、轉機及過境旅客所攜帶的液體、膠狀及噴霧類物品管制規定。交通部民航局在一月九日發佈了新聞稿公佈這個消息,並且希望旅客在三小時前抵達機場配合相關檢查。

我第一個反應是,「哎呀,以後要怎麼帶金蘭醬油哩?」也許很多人會大吃一驚,「什麼?你還從台灣帶醬油去歐洲喔!?」不要不可思議,如果你在歐洲長住過一段時間,而且有自己開過伙,就知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不是簡單可以搞定的!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覺得荷蘭人是個很會行銷自己的民族。一提到荷蘭,大家就會直接想到:風車、乳酪起士、木鞋、台夫特藍的陶瓷器(Delftware)、鬱金香。說起來,風車也不是荷蘭發明的,乳酪起士更不是荷蘭專有,鬱金香的原產地更離荷蘭很遠。真的有本地原汁原味設計的,恐怕只木鞋和台夫特的陶瓷。但是,荷蘭木鞋還沒有日本木屐方便,台夫特的陶瓷也沒有中國的瓷器精緻。所以,荷蘭人是怎樣讓全世界的人都以這五種東西為荷蘭印象的呢?就是行銷能力夠強吧!(題外話,想想台灣,好像全世界還停留在「Made in Taiwan」的印象,但是當製造業外移之後,台灣要有什麼新形象來繼續維持行走國際的特色呢?這還滿值得好好想想的!)

因為住在荷蘭,所以當然每次遇見新朋友,就常會被問到有關於那五項「荷蘭必備」。說真的,只有以前在當觀光客(tourist)或是背包客(backpacker)的時候,會特別對這五樣東西感到興奮。真正在荷蘭住了下來,反而還真少特別去留意那些「荷蘭象徵」。鬱金香要在冬日的戶外看見,恐怕有些困難。(所以,想要探訪鬱金香花園的人請在三月底到五月初再造訪庫肯霍夫花園──Keukenhof吧!)但是,觀光小商店裡面卻總是販售著木製的鬱金香模型!(一個神奇!)其他四樣,只要走一趟Zaanse Schans桑斯安斯就可以一網打盡了!看看我之前造訪Zaanse Schans是什麼時候,就可以知道這個地方是多麼地「觀光導向」!第一次,1989年蔡媽媽砸大錢帶著布萊恩和妹妹二星期玩歐洲六國的時候;第二次,2000年,布萊恩找Renee搭檔窮苦學生佯裝背包客玩阿姆斯特丹的時候。2006年聖誕夜的那一天,我才又帶著初來此地出差的台灣同事去了一趟。那還是因為他們身負支援大任,平常工作到沒天沒夜(真是暗不見天日呀,要比太陽早上工,也比太陽晚收工!),歐洲冬日又苦寒,只好盡個地主之誼,招待一下80%的荷蘭(五中選四嘛!)。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聖誕節前夕,收到Renee寄自柬埔寨吳哥窟的明信片。雖然她在離開台灣之前,就已經跟我要了地址,所以我知道會有張來自東南亞的明信片,但是收到的時候還是讓人驚喜了一下。

明信片上的風景有一半翠綠的讓人無法忽略。也許是荷蘭正在慘淡灰澀的冬日,所以看見那一半翠綠草,一半碧藍天的風景,還著實讓人感覺非常不一樣。然後有個高棉小孩打赤膊地站在石獅子背後直傻笑,天真無邪地可愛樣子也是讓人憐愛。那,就是以前烽火遍地的高棉嗎?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距離上一次去德國大城市的耶誕市集已經有個兩三年的時光了。這星期,三個初來到荷蘭支援的工程師不知道要如何打發週末,於是,我就帶著他們跑去杜賽道夫玩耍。耶誕的氣氛在微冷的空氣中散佈著,尤其是國王大道上,逛街購物的人潮頗洶湧,加上行道樹上裝飾的燈光閃耀之下,節慶的感覺十分濃郁。

在耶誕前夕,許多德國城市之中都會有這個耶誕市集。主要就是販售各樣的應景食品和小玩意兒。說起來,其實就有點像是台北的夜市。尤其這種耶誕市集都是在一個廣場之上,在一個個非常可愛的小木屋建築之中,或者販賣著烤香腸、烤肉等等食品,或者販賣著聖誕樹上的吊飾或是各種屋內屋外的節慶裝飾。走一圈下來,馬上就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聖誕節氣氛。當然,走一圈下來,也吃吃喝喝了不少食物呢!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來,我也是有個「Almost Famous」的經驗的哩!好歹也是彩色照片登上報紙頭條哩!(嘖嘖稱奇吧!)更妙的是,這還是登上奧斯陸的報紙頭條哩!(對啦,就是那個北歐的挪威的首都「奧斯陸」Oslo!)

不過,當然那篇報導裡面寫了些什麼我是一點也不知道!(心機很重地想,應該不是什麼壞話吧!)雖然我是在訪問之中大吐苦水,直叫「英國已經夠貴了,想不到來到挪威,更是貴翻天!」沒錯,2001年的夏天,我就在奧斯陸大失血過!感覺沒有作什麼特別消費,也不過就吃三餐、交通還有博物館而已,三天,就把我換的七十英鎊等值的挪威克朗花的精光!(那時候一英鎊還只有五十二元台幣呢!)哎,成名的代價總是那麼昂貴嗎?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十二月五日,在荷蘭,可以說是一個小孩子會很高興,大人可能會大失血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Saint Nicholas」的生日。他有個荷蘭名字,就叫做「Sinterklaas」。故事,大概全世界都差不多吧!這個聖尼可拉斯有著白白長長的鬍子,穿著是一身紅衣主教的打扮,然後會在這一天(十二月五日,不是聖誕節就是了!)來分送禮物。他有一本大冊子,上面寫著所有小孩子的名字,也寫著過去這一年,他們究竟有沒有乖乖聽話,還是調皮搗蛋!

在荷蘭,Sinterklaas旁邊還跟著一票子小黑彼得(Zwarte Pieten)。有人說,黑彼得是被收服的魔鬼;也有人說,黑彼得是來自非洲(進口)的僕人(要命喔,這麼政治不正確呀!);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們要透過煙囪送禮物才會搞得黑成那樣的(這又政治正確地太誇張了吧!)…無論如何,反正小孩子只要知道他們是幫忙分派禮物的重要人物就好!傳說之中,他們一群人是乘船到達荷蘭的!(是學八仙過海嘛!?)但是,Sinterklaas還是會騎著白馬來趴趴走。妙的是,那匹馬的名字叫做「今天天氣有夠糟」(Slechtweervandaag)。(還是苦了你呀!這麼糟的天氣還要四處分送禮物!)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回台灣之前,荷蘭的秋天真是秋高氣爽,天氣好的不得了。氣象局說,這是三百年以來第一次那麼溫暖的秋天!名符其實的秋老虎。據說,全球溫室效應是一個原因;大部分時間有著陣陣和煦薰風從南邊吹來(這是真的嗎?沒啥感覺耶!);另外,就是今年的夏天奇熱無比(真的,我都要去找電風扇來吹送晚風好入眠了!),所以入秋之後,散熱也比較慢。無論如何,這個秋天的平均溫度是攝氏13.5度,比三百年平均溫度9.9度高了許多!(也比去年足足高了1.5度呢!)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天,但是這一趟的東京之行,卻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那是一種完全離開了荷蘭的工作還有台灣的家人朋友,一種失蹤的快感。大部分的時間,我是一個人,聽著iPod,然後晃蕩在東京的街頭。晚上會和エリック君相約去喝酒。頭一晚,我自己住在位於新宿的小田急南塔酒店,後兩晚,則是借住エリック君在渋谷神南的小公寓。

有多久沒有造訪東京了呢?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前,我在日本參加立教大學的學生活動,然後在代々木公園住了一星期。除了幾個研習活動之外,跑去鎌倉、迪士尼、淺草、上野。這次倒是完全心不懷大志,只打算隨便在新宿、原宿、渋谷、六本木、麻布十番、代官山附近隨便晃晃。畢竟,扣前扣後飛行時間之後,所剩也大概沒有什麼時間了,而且沒有其他人同行驅策我「一定要去」哪裡,最後就是隨性走到哪裡就逛到哪裡。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在太平山上待了快兩個半小時。從黃昏到黑夜。看著萬家燈火漸漸亮起來的感覺真的很特別。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特別的喜悅。
這兒一共有八張照片,不同的時間下的中環金鐘夜色。希望大家喜歡!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睡到自然醒是偉大的恩賜。尤其是上班族的生理時鐘已經習慣了在某一個時間自動醒來的時候,「睡到自然醒」就顯得更難能可貴了!今天早上,睜開眼睛的時候,又是已經九點多了!真是一個爽快!不用早早七點鐘起來上班工作,我就覺得好幸福喔!

不過,今日早上就要先check-out,所以在盥洗和吃完早餐之後,我便開始收拾行李。因為行李真的很少,沒有血拼成果,所以非常迅速地,在十分鐘之內就完全收拾完畢。然後,下樓,check-out,搭乘旅館提供的免費接駁車到機場快線的香港站。之後,便先把大件行李寄艙,然後拎著輕便的小包包開始一天的活動。不過,說真的,其實背包也不輕,因為有台我的小白(iBook)在裡面呢!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足足睡了九個小時,我才終於睜開惺忪雙眼。蔡媽媽貼心地起床拉開窗簾,映入眼的是一片光亮,還有遠處朦朧霧中的九龍半島,這樣起床還真是令人愉悅。盥洗之後,還先喝了杯蔡媽媽的愛心咖啡,我們大約在十點才離開旅館房間,開始第二天的鬆散行程。

因為旅館住宿沒有包括早餐,所以早餐得要上街尋找。說起來在香港要找地方吃早餐還應該是頗簡單的,所以我從來不擔心。不過,今天早晨的難題是,下午已經準備好要去半島喝下午茶。所以,早餐不能吃太飽,不然下午茶可能會撐著吃,那就浪費了下午茶的風情啦!因此,喝早茶吃小點的計畫就不行進行啦!(飲茶,刪去。)一時之間,還真不知要去哪裡哩!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先往中環移動吧!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決定在今年第二次來到香港,是因為第一次匆匆與朋友吃了個便飯之後,開始有些懷念香港,所以決定趁著十月份回台灣的時候,再來造訪三日。加上蔡媽媽的亞洲萬里通點數即將到期,從台北也只能換張去香港的機票,於是就決定了此次的行程。

這是我第五次進入香港(轉機的次數不算),所以基本上已經沒有必要一定得「造訪」什麼觀光景點,反而是打算來好好祭祭五臟廟。加上好朋友Gary正在他的網誌上推薦香港美食,看得我是肚子越來越餓,口水直流,所以到最後,我只有訂了個酒店住宿,然後排好了每天要吃些什麼而已。至於觀光景點,並沒有計畫,完全準備見機行事。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嵯峨野嵐山這一帶是京都觀光客的熱門景點。洛西地區,就屬這裡人潮最多。從走出JR山陰本線嵯峨嵐山站之後,就馬上可以感到遊客如織。這與剛剛東福寺的清靜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天氣也一如早上的氣象預報,由雨轉陰,再由陰轉晴。這樣的天氣,散步剛剛好。我又很高興這樣的安排,天時地利。

嵯峨野和嵐山這一帶,理應是應該要安排整整一天,而且還要踏單車才可能仔細每個景點都玩的!譬如說,可以搭著嵯峨野的小火車去龜崗,沿路上可以看見山光水色,然後再參加保津川泛舟從上而下,享受在溪谷之中水花四濺的刺激。行前,我也有問過蔡媽媽的意見。蔡媽媽對於泛舟有些心驚驚,所以,我們決定還是乖乖待在岸上散步吧!既然如此,散步,就從渡月橋開始。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