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嵯峨野嵐山這一帶是京都觀光客的熱門景點。洛西地區,就屬這裡人潮最多。從走出JR山陰本線嵯峨嵐山站之後,就馬上可以感到遊客如織。這與剛剛東福寺的清靜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天氣也一如早上的氣象預報,由雨轉陰,再由陰轉晴。這樣的天氣,散步剛剛好。我又很高興這樣的安排,天時地利。
嵯峨野和嵐山這一帶,理應是應該要安排整整一天,而且還要踏單車才可能仔細每個景點都玩的!譬如說,可以搭著嵯峨野的小火車去龜崗,沿路上可以看見山光水色,然後再參加保津川泛舟從上而下,享受在溪谷之中水花四濺的刺激。行前,我也有問過蔡媽媽的意見。蔡媽媽對於泛舟有些心驚驚,所以,我們決定還是乖乖待在岸上散步吧!既然如此,散步,就從渡月橋開始。
嵯峨野和嵐山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貴族、文人、雅士的幽居之處。而渡月橋則是最可以一觀嵐山和保津川景色的地方。散步過橋,到大堰川之中的江之島公園走走晃晃,雖然身邊肯定不少遊客,但是感覺還是挺悠閒自在的。
不過,這一天我們到達嵯峨嵐山站的時候,時間已經十點多了。在往渡月橋行去的一路上,早就一面開始注意大街兩旁的店家食肆賣些什麼東西。這可真是一面走,心裡一面盤算著午餐呀!果然,渡月橋繞了一圈回來,肚子已經呱呱叫了!趕緊鑽進一家湯豆腐店去吃湯豆腐。湯豆腐可是京都出名的食物。我們走進的這一家店,裡面剛好有老師帶著一群男學生在用餐。我們想,看他們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想必廚師的手藝不錯!果然,之後湯豆腐上桌之後,沒有叫我們失望。而且招呼我們的媽媽們(都是有點年紀的女士們)更讓這家店有種家庭式經營的溫馨感覺。
吃飽飯後,我們經過了美空雲雀的紀念館門前(當然是沒有進去,因為我們也不熟這位阿姨的歌呀!),然後從天龍寺的庭園開始了下午的散步路線。天龍寺也是京都的名剎之一。臨濟宗(咦,這不是跟東福寺一樣嗎?)的天龍寺派(喔,還有這樣分派的呀!)的大本山。(怪不得怎麼每一間寺廟都是某一宗或是某一派的大本山或是總本山了!)這是在1339年足利尊氏為了悼念後醍醐天皇而將龜山離宮改建而成的。最有名的,其實是夢窗國師造景的曹源池庭園。而且這個庭園的景色就如同夢窗國師在1343年時所起造的景色一樣,原樣保存下來,非常難得。其中松、砂,假山、岩石、池子的組合,奇妙地構成一個小小的世界,挾著遠遠的山景,在堂前集結。很有一種山水世界的縮影感覺。
我們在園子裡繞著,把前山、後山都走了一圈(蔡媽媽的堅持),看著處處開放的杜鵑,非常美麗。我很佩服蔡媽媽對於登山的執著。這是題外話。
庭園的後方也有一個出入口。從這後方的出入口一走出去,就馬上到了天龍寺後山的竹林。我們先繞回了竹林起點的野宮神社。野宮神社也是「源氏物語」之中曾經提到的一個地點。裡面本店供奉的是天照大神,旁邊則是祭祀著主管結緣的大黑天。我原本是因為看見旅遊書之中的苔園照片,想來一探究竟。不過,後來發現苔園的實際規模比我想像中的小太多,有一些小小的失落。
從野宮神社一直到大河內山莊這一條路是嵯峨野的明信片景觀:竹林小徑。原本我以為這是「人行專用」,沒想到人力車,甚至計程車都載客進入。這著實有些誇張!可見,觀光的誘因還真是讓什麼事都變成可能呀!不過,還好,無論是人力車或是計程車都還恪守著寧靜為上的原則。所以,也只有交錯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存在。一但錯身之後,他們馬上走(駛)遠,整條小徑又變成一個安靜,只有風聲吹過的世外桃源。
我們穿過竹林小徑之後,越過鐵道上方,又經過了小倉池(一個在山邊的小池塘),走向下一個要拜訪的地方:「常寂光寺」。
常寂光寺,一聽名字就讓人覺得分外孤清,有種遠離塵俗的感覺。一樣,常極光寺在楓紅時節是個攝影參拜的名所,但是在這新綠初上的暮春時節,卻是異常安靜。在山下門口買票進入之後,還要穿過仁王門,登石階而上。石階兩邊就是楓樹。而仁王門上掛的,則是不同於其他寺廟的繪馬,而是一只一只草鞋。讓人想到的事「踏破草鞋」的堅定足跡。是吧,早年來此參拜的信眾也就是以此為念吧!
爬上階梯,終於抵達寺廟建築的時候,的確有些喘,而且,這一路行來,也有些累人。所以,我和蔡媽媽就找了地方坐下。喝口水,喘口氣。然後,享受一下蔭涼。想不到早上在東福寺的時候還下個不停的毛毛細雨,這一會兒,可完全走遠了,陽光穿透薄雲照射下來。站在山邊眺望洛西的地區的景色。看過洛東、洛南的那些寺廟,連同剛剛的天龍寺,常寂光寺給人的感覺是相較之下無比的謙卑。沒有豪華或是大規模的建築,有的是古樸簡素,深藏在這一片楓林之後。是不是和寺院的名字相呼應呢?常寂。光。這裡就算外面陽光充沛,但是透過樹葉間隙灑落下來的光影倒是有一種特殊的幽靜。「尋幽訪勝」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走下山之後,在不遠處,則是與詩人松尾芭蕉相當有關的「落柿舍」。不過落柿舍本身倒還尋常,比較讓人覺得有趣的是這一片茅草的屋頂配合著前面的田野,以及小路造就出一個在京都之中的「田園風光」,別有一番風情。我們繼續行經了二尊院的門口,但是決定不進去了。原本還想要祇王寺看看,但是蔡媽媽已經叫嚷著有些腳酸,所以在路旁找了個椅子坐下來休息。我也就樂在一旁晒太陽。看看時間,其實也已經快要下午四點了,所以,我們決定開始往回程走。走向清涼寺。
清涼寺本身讓我覺得其實沒什麼太特別的吸引力。我們純粹是路過。主要我是要找一個不是很有名,但是據說相當美麗的小地方:「寶筐院」。
寶筐院名氣不大,不過最近越來越有名。楓紅是一勝,但是庭院景色四季皆美。我們從一旁的小門進入,站在售票窗口前,還愣了一下。因為沒有開放的跡象。窗口沒有人,只有一個鈴。按了鈴之後,這才有個老人從後方走出來,收了門票錢,讓我們進去。想當然爾,我們又是唯二的遊客。
進門之前,蔡媽媽才在嘀咕著怎麼這也要門票,那也要門票。門票好貴,不要去了吧!進了門之後,這才發現這裡的庭園簡直就是世外桃源。楓樹、青苔、竹林交叉相映,遠近重疊,雖然庭院不大,但是利用光影層次所塑造出來的感覺,卻是十分寬敞。尤其又是個陽光美好的下午,蔡媽媽脫了鞋走上堂前,然後她竟然說她要在這裡小睡一下。我則是一個人在木頭階梯前面像個小孩一樣玩著樹枝畫泥巴的遊戲。然後去轉了一圈庭院,照相…聽著風聲和蟲鳴,好像回到了許多年前小時候的夏日午後一般。
寶筐院真是個令人驚喜的神奇小地方。
在走出寶筐院之後,我們也就結束了在京都第三個整天的行程。隔一天,則是出發去姬路城。下午回來之後,還用了些時間,在傍晚的時候,逛了一逛祇園,走一走花見小路通。還在鴨川附近四条通的地方晃了一晃。沿著白川,走過巽橋,感受了一下祇圓的風光。但是,天色愈來愈晚,時間有限,所以也只能夠走馬看花。之後,走到錦市場的時候,大部分的店門都拉下了。也是呀,這麼一大片地方,真還不是兩小時就要什麼都看到的呢!(尤其不是在下午四、五點那兩小時!)我們這次是以寺廟加上散步為主,所以反而在京都鬧區之中的時間不多。雖然旅程號稱有五天,但是去掉頭尾飛行的時間,以及去姬路的一整天,其實只有三個整天而已。但是,我相信這三個整天所行踏過的寺院以及庭園,也已經非常讓人難忘了!(而且還包括難忘的腳底工夫訓練!)
這是第三次造訪京都,也是三次之中印象最深刻,遊玩的最仔細的一次。Kyoto, till next time!
嵯峨野和嵐山這一帶,理應是應該要安排整整一天,而且還要踏單車才可能仔細每個景點都玩的!譬如說,可以搭著嵯峨野的小火車去龜崗,沿路上可以看見山光水色,然後再參加保津川泛舟從上而下,享受在溪谷之中水花四濺的刺激。行前,我也有問過蔡媽媽的意見。蔡媽媽對於泛舟有些心驚驚,所以,我們決定還是乖乖待在岸上散步吧!既然如此,散步,就從渡月橋開始。
嵯峨野和嵐山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貴族、文人、雅士的幽居之處。而渡月橋則是最可以一觀嵐山和保津川景色的地方。散步過橋,到大堰川之中的江之島公園走走晃晃,雖然身邊肯定不少遊客,但是感覺還是挺悠閒自在的。
不過,這一天我們到達嵯峨嵐山站的時候,時間已經十點多了。在往渡月橋行去的一路上,早就一面開始注意大街兩旁的店家食肆賣些什麼東西。這可真是一面走,心裡一面盤算著午餐呀!果然,渡月橋繞了一圈回來,肚子已經呱呱叫了!趕緊鑽進一家湯豆腐店去吃湯豆腐。湯豆腐可是京都出名的食物。我們走進的這一家店,裡面剛好有老師帶著一群男學生在用餐。我們想,看他們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想必廚師的手藝不錯!果然,之後湯豆腐上桌之後,沒有叫我們失望。而且招呼我們的媽媽們(都是有點年紀的女士們)更讓這家店有種家庭式經營的溫馨感覺。
吃飽飯後,我們經過了美空雲雀的紀念館門前(當然是沒有進去,因為我們也不熟這位阿姨的歌呀!),然後從天龍寺的庭園開始了下午的散步路線。天龍寺也是京都的名剎之一。臨濟宗(咦,這不是跟東福寺一樣嗎?)的天龍寺派(喔,還有這樣分派的呀!)的大本山。(怪不得怎麼每一間寺廟都是某一宗或是某一派的大本山或是總本山了!)這是在1339年足利尊氏為了悼念後醍醐天皇而將龜山離宮改建而成的。最有名的,其實是夢窗國師造景的曹源池庭園。而且這個庭園的景色就如同夢窗國師在1343年時所起造的景色一樣,原樣保存下來,非常難得。其中松、砂,假山、岩石、池子的組合,奇妙地構成一個小小的世界,挾著遠遠的山景,在堂前集結。很有一種山水世界的縮影感覺。
我們在園子裡繞著,把前山、後山都走了一圈(蔡媽媽的堅持),看著處處開放的杜鵑,非常美麗。我很佩服蔡媽媽對於登山的執著。這是題外話。
庭園的後方也有一個出入口。從這後方的出入口一走出去,就馬上到了天龍寺後山的竹林。我們先繞回了竹林起點的野宮神社。野宮神社也是「源氏物語」之中曾經提到的一個地點。裡面本店供奉的是天照大神,旁邊則是祭祀著主管結緣的大黑天。我原本是因為看見旅遊書之中的苔園照片,想來一探究竟。不過,後來發現苔園的實際規模比我想像中的小太多,有一些小小的失落。
從野宮神社一直到大河內山莊這一條路是嵯峨野的明信片景觀:竹林小徑。原本我以為這是「人行專用」,沒想到人力車,甚至計程車都載客進入。這著實有些誇張!可見,觀光的誘因還真是讓什麼事都變成可能呀!不過,還好,無論是人力車或是計程車都還恪守著寧靜為上的原則。所以,也只有交錯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存在。一但錯身之後,他們馬上走(駛)遠,整條小徑又變成一個安靜,只有風聲吹過的世外桃源。
我們穿過竹林小徑之後,越過鐵道上方,又經過了小倉池(一個在山邊的小池塘),走向下一個要拜訪的地方:「常寂光寺」。
常寂光寺,一聽名字就讓人覺得分外孤清,有種遠離塵俗的感覺。一樣,常極光寺在楓紅時節是個攝影參拜的名所,但是在這新綠初上的暮春時節,卻是異常安靜。在山下門口買票進入之後,還要穿過仁王門,登石階而上。石階兩邊就是楓樹。而仁王門上掛的,則是不同於其他寺廟的繪馬,而是一只一只草鞋。讓人想到的事「踏破草鞋」的堅定足跡。是吧,早年來此參拜的信眾也就是以此為念吧!
爬上階梯,終於抵達寺廟建築的時候,的確有些喘,而且,這一路行來,也有些累人。所以,我和蔡媽媽就找了地方坐下。喝口水,喘口氣。然後,享受一下蔭涼。想不到早上在東福寺的時候還下個不停的毛毛細雨,這一會兒,可完全走遠了,陽光穿透薄雲照射下來。站在山邊眺望洛西的地區的景色。看過洛東、洛南的那些寺廟,連同剛剛的天龍寺,常寂光寺給人的感覺是相較之下無比的謙卑。沒有豪華或是大規模的建築,有的是古樸簡素,深藏在這一片楓林之後。是不是和寺院的名字相呼應呢?常寂。光。這裡就算外面陽光充沛,但是透過樹葉間隙灑落下來的光影倒是有一種特殊的幽靜。「尋幽訪勝」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走下山之後,在不遠處,則是與詩人松尾芭蕉相當有關的「落柿舍」。不過落柿舍本身倒還尋常,比較讓人覺得有趣的是這一片茅草的屋頂配合著前面的田野,以及小路造就出一個在京都之中的「田園風光」,別有一番風情。我們繼續行經了二尊院的門口,但是決定不進去了。原本還想要祇王寺看看,但是蔡媽媽已經叫嚷著有些腳酸,所以在路旁找了個椅子坐下來休息。我也就樂在一旁晒太陽。看看時間,其實也已經快要下午四點了,所以,我們決定開始往回程走。走向清涼寺。
清涼寺本身讓我覺得其實沒什麼太特別的吸引力。我們純粹是路過。主要我是要找一個不是很有名,但是據說相當美麗的小地方:「寶筐院」。
寶筐院名氣不大,不過最近越來越有名。楓紅是一勝,但是庭院景色四季皆美。我們從一旁的小門進入,站在售票窗口前,還愣了一下。因為沒有開放的跡象。窗口沒有人,只有一個鈴。按了鈴之後,這才有個老人從後方走出來,收了門票錢,讓我們進去。想當然爾,我們又是唯二的遊客。
進門之前,蔡媽媽才在嘀咕著怎麼這也要門票,那也要門票。門票好貴,不要去了吧!進了門之後,這才發現這裡的庭園簡直就是世外桃源。楓樹、青苔、竹林交叉相映,遠近重疊,雖然庭院不大,但是利用光影層次所塑造出來的感覺,卻是十分寬敞。尤其又是個陽光美好的下午,蔡媽媽脫了鞋走上堂前,然後她竟然說她要在這裡小睡一下。我則是一個人在木頭階梯前面像個小孩一樣玩著樹枝畫泥巴的遊戲。然後去轉了一圈庭院,照相…聽著風聲和蟲鳴,好像回到了許多年前小時候的夏日午後一般。
寶筐院真是個令人驚喜的神奇小地方。
在走出寶筐院之後,我們也就結束了在京都第三個整天的行程。隔一天,則是出發去姬路城。下午回來之後,還用了些時間,在傍晚的時候,逛了一逛祇園,走一走花見小路通。還在鴨川附近四条通的地方晃了一晃。沿著白川,走過巽橋,感受了一下祇圓的風光。但是,天色愈來愈晚,時間有限,所以也只能夠走馬看花。之後,走到錦市場的時候,大部分的店門都拉下了。也是呀,這麼一大片地方,真還不是兩小時就要什麼都看到的呢!(尤其不是在下午四、五點那兩小時!)我們這次是以寺廟加上散步為主,所以反而在京都鬧區之中的時間不多。雖然旅程號稱有五天,但是去掉頭尾飛行的時間,以及去姬路的一整天,其實只有三個整天而已。但是,我相信這三個整天所行踏過的寺院以及庭園,也已經非常讓人難忘了!(而且還包括難忘的腳底工夫訓練!)
這是第三次造訪京都,也是三次之中印象最深刻,遊玩的最仔細的一次。Kyoto, till next tim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