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歡音樂的人,時時刻刻心中都有著歌。旅行的時候、談戀愛的時候、工作的時候,甚至發呆的時候,心裡都唱著歌。

早上騎著腳踏車上班,穿過樹林的時候,iPod之中傳過來Mariah Carey的「Always Be My Baby」,那是我1995年大四的春假去曼谷參加社團活動的時候的主題曲。只要一聽見這首歌,我就會想到那一段時光。那前前後後,我談了一場戀愛。出國前甜蜜;回國後苦澀。出國之前,主題曲大概是西村由紀江的「すき」,甜蜜得讓我不時想起來嘴角都會莫名地微笑。但是回國之後,卻馬上經歷一場晴天霹靂式地分手,後來那段地主題曲則變成王力宏的「流淚手心」。我到現在,還不敢常常聽這兩首歌,因為會一不小心就勾起些撩動。然後會有種不勝唏噓的無奈……

很多歌,都在不知不覺之中變成了過去某一段感情或是回憶的主題曲。許如芸的「貓與鋼琴」刻畫著青澀年月之中某段在貓空夜空下的依偎;陳曉東的「灰飛煙滅」則是由一個比利時男孩的提醒變成我和他之間若有似無的情感紀念。Christina Aguilera的「Pero me acuerdo de ti」則是另一段未完成的戀情傷痕;好在不久之後我發現了熱情洋溢的Club Remix版本,至少後來釋懷……

很多歌就是這樣碰巧地剛好在那一個當下,承接了一段感情宣洩的出口,然後成為紀念。

某一天,我著迷似地聽了某一首歌五十次。林宥嘉的「我愛的人」。不同於原來陳小春的版本。陳小春的版本,讓我覺得像是聽見宅男佯裝莫文蔚,雖然苦澀,但是並非是我可以「associate」的。原諒我使用了英文代替中文。這當口,我還特別查了一查「associate」的中文應該怎樣說。朗文當代英漢字典解釋:「把某人/某物與…聯繫起來」。是呀!有時候一首歌要成為某一段時光的主題曲,就是要讓你能夠把自己和那文字、那曲調給聯繫起來。而歌者的演繹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媒介。同樣的演繹也不一定就能夠對很多人產生同樣的效果。總要在時機對的時候,對了心情,對了人,然後一舉侵入心房,佔據一塊記憶。

那首歌是這樣唱的……

我知道故事不會太曲折
我總會遇見一個什麼人
陪我過沒有了他的人生
成家立業之類的等等

他做了他覺得對的選擇
我只好祝福他真的對了
愛不到我最想要愛的人
誰能還要我怎樣呢?

我愛的人 不是我的愛人
他心裡每一寸 都屬於另一個人
他真幸福 幸福得真殘忍
讓我又愛又恨 他的愛怎麼那麼深

我愛的人 他已有了愛人
從他們的眼神 說明了我不可能
每當聽見 他或他說「我們」
就像聽見愛情 永恆的嘲笑聲

歌詞就讓我覺得彷彿這些年的種種都被人看穿了似的。很多時候,這樣的情節搬演過太多次。喜歡一個人,但是這個人又有了其他對象……這種故事已經讓人熟悉到忘記初次遭遇時得青澀和感嘆,到幾次相逢之後,竟然幾個眼神就可以明白看穿。三折肱有了,良醫或是良方倒是付之闕如呀!也許,這就真的是是本季本人的愛情單元劇竟然可以使用來一以貫之的一首歌曲吧!(哎,真實地殘忍呀!)至於下一季什麼時候上映?我也不知道。反正拭目以待囉!(套句前一陣子海尼根啤酒在荷蘭的廣告用詞:「Then We Wait!」)這個時候如果有預告片(Trailers)的話,那麼配樂倒是可以上林憶蓮的「願」。

最美一幕 還未閉幕
最闊的路在塵世遠方
最好知己 永在身旁
聽我講 我從不說謊
我想相聚 誰便再聚
我想歡樂變隨意去追
我想相信我做得對
想到人極疲累
我自信有日如願
縱使天高地厚
仍被我逆轉
假使一生會沒了沒完
總有日會如願
 
當結局未揭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