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一次有朋友要我介紹荷蘭美食的時候,我就會很尷尬地笑著。然後我會告訴他們一段形容,是從某一年版的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尼德蘭王國的導遊書上摘錄下來的。「Dutch cuisine used to be pretty close to the bottom of the food chain – basic meat and potatoes didn’t do much apart from filling the stomach.」大意就是說,荷蘭食物大概就是食物鏈底層啦!很糟糕,不是嘛?而且唯一的作用是「填飽肚子」,什麼色、香、味的要求都不要狂想了!一度,寂寞星球還很有膽地告訴觀光客們,請不要浪費力氣在阿姆斯特丹找荷蘭餐廳,因為荷蘭餐廳根本不存在。
然後,我的朋友們一聽到這樣子的形容就會瘋掉。睜大了眼睛問:「那,那你們在荷蘭都吃什麼呀?」親愛的,我們台灣人當然就自己下廚囉!我們台灣可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國家耶!
居住在荷蘭近四年,我很認真地觀察過我那些荷蘭同事到底中午吃些什麼!麵包夾起司。喔,我的天呀!要是偶爾來個麵包夾生菜、哈姆和起司,我還可以接受。因為我還滿喜歡吃Subway那種潛水艇三明治的。但是,就只有麵包夾起司,日復一日,很恐怖耶!我的荷蘭同事們倒是一直樂此不疲。我只有三個字相贈:「Oh My God!」
有些天,譬如說星期五,有個荷蘭同事會擔任去外面採買午餐的任務。我有時候也跟著訂些有的沒有的。「他們該不會是去買麵包夾起司吧?」你一定心裡在這樣納悶兒著。「不,不,不。」他們的午餐是各式各樣的油炸食品:「炸薯條、炸肉塊、炸半隻雞…」總之就是「deep fry」類的料理。這一點,荷蘭也被許多導遊書嘲笑過:「北海的兩岸沒有除了deep fry以外高深的烹調技術了!」(喔,可憐的大不列癲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可憐的尼德蘭王國!)
「晚上,晚餐總好一些了吧?」我的朋友們會繼續問。我還是得搖搖頭。有一次,我的前任助理跑來跟我說她的媽媽今天晚上準備了好菜要招待她和她男友。我笑著問,「是荷蘭菜嗎」?她點點頭。我有點好奇,繼續問,「那是做些什麼哩?」她的回答就很讓我洩氣了,「Stamppot!」所謂的Stamppot,就是馬鈴薯泥。食譜很簡單,馬鈴薯泥和進碎肉和雜菜。一個我只需要十一個中文字就可以講完的食譜,你覺得可以端得上檯面嗎?在台灣要是拿馬鈴薯泥來宴客,我看應該是對客人很大的侮辱吧!雖然我知道,Stamppot在每一個荷蘭家庭中有自己的配方,不一定一樣,但是,平心而論,那不是什麼需要太大努力的菜餚。飢腸轆轆的時候,Stamppot的確很好吃;可是如果要請客,我會覺得桌面需要擺上一些比較看得出有花心思的食品。好吧!這也許是我作為一個來自食物鏈頂層國家的食客的傲慢吧!
說真的,荷蘭現在的食物其實已經被世界各地的文化所影響了!譬如說,土耳其、摩洛哥、印尼、蘇利南、中國溫州、印度等地。加上以前荷蘭有一段時間被西班牙和法國統治過,所以相當多西班牙和法國等等南歐料理的影子也就進入了荷蘭食物之中。所以其實荷蘭好吃的餐廳不少,祇不過都不是荷蘭自己的特色料理而已。
有幾次公司舉辦團體活動,招待員工打保齡球和吃Buffet。請不要對荷蘭本地的「吃到飽」有任何幻想,就是一堆肉,而且還是一堆不用花心思,你也知道怎樣料理出來的肉:「烤牛排、辣味雞腿、燉牛肉、烤豬排、烤豬肉腸。」這個時候我就會很懷念台灣的「吃到飽」。台灣「吃到飽」的菜色是要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不然這家「吃到飽」應該會很快關門大吉吧!
不過,初到荷蘭的時候,我還真的對某些食物用詞感到有趣。我笑稱,這八成是台灣在荷蘭殖民地時期的重大貢獻。不管是荷蘭一般的快炸店還是超級市場(中餐廳當然是不在話下),都會有三樣東西:炒麵(bami)、炒飯(nasi)、炒米粉。前面兩者,那個荷蘭文當然是從印尼來的。但是食材的荷蘭文就很妙囉!譬如說,麵的荷蘭文就叫「mie」,米粉則是「mihoen」,被高熱油炸的潤餅叫做「loempia」。很難發音嗎?一點也不,就拿台語唸就是啦!再加上「豆芽」和「肉包」,基本上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不會英文也不會荷蘭文的台灣人至少到荷蘭絕對不會餓死。」但是,在荷蘭要找到很台的炒麵、炒米粉,還真的是得要靠自己了。(只有我們台灣人自己做出來的菜餚才夠台呀!)
到荷蘭一定要吃什麼食物才算有來過荷蘭哩?首先,stamppot是一定要的。不過這個可能比較有點難度,因為大部分餐廳沒有在賣這個!(是吧,我早就說過這馬鈴薯泥端不上檯面吧!)所以除非你有荷蘭朋友可以招待你這道菜,不然,請繼續尋找其他傳奇性代表食品吧!
第二號就是炸薯條。要配上荷蘭的薯條醬(有點像美奶滋)、洋蔥屑、咖哩醬(只是叫做Curry的醬而已,跟印度咖哩差很遠啦!)。
第三號,kroketten。這是一種荷蘭特有的把肉和成泥然後高溫油炸的餅或是條狀食品。要配上芥末醬。一般的餐廳幾乎都一定會有。如果真找不到,荷蘭的麥當勞也有McKroket,而且據說是只有荷蘭麥當勞才有喔,別地方的麥當勞叔叔可是不賣這種東西的呢!
第四號,生魚片,Haring。這是荷蘭的國食之一呀!來了就一定要嚐嚐。
荷蘭還有一種很神奇的店。這店裡有一格一格的小方塊,然後你投了錢進去,就可以打開小窗把格子中的油炸食品拿出來食用。我的某位荷蘭朋友基本上自己都看不下去這種設計,因為真的擺在裡面的可能是一個小時以前就預炸好的食物,只是保溫著而已。我看了也是搖搖頭,這種設計也真的只有食物鏈底層的國家才會想得出來。在台灣,大概沒有人要吃一個小時前預炸好,然後擺在保溫箱裡面的鹹酥雞吧!
最後說說荷蘭的海鮮。雖然荷蘭有一半是跟北海相鄰,但是海鮮料理真的是貧乏的可以。英國還有個有名的Fish & Chips,荷蘭是如法泡製,只是炸魚都沒辦法像英國那樣炸出名來。唯一比較有名的是白酒或是奶油燉煮的淡菜,可是憑良心講,那是比利時的名菜。總不能因為人家也講荷蘭語(其實應該說他們講的是Flemish佛萊明語,只是跟荷蘭語大同小異),就把人家的菜偷來當自己的拿手料理嘛…所以,結論一句:「荷蘭女王陛下,妳的祖先們以前佔領台灣的時候,怎麼沒有把中國人最自豪的飲食文化給好好偷一點回來哩?入寶山而空手而回呀!」
然後,我的朋友們一聽到這樣子的形容就會瘋掉。睜大了眼睛問:「那,那你們在荷蘭都吃什麼呀?」親愛的,我們台灣人當然就自己下廚囉!我們台灣可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國家耶!
居住在荷蘭近四年,我很認真地觀察過我那些荷蘭同事到底中午吃些什麼!麵包夾起司。喔,我的天呀!要是偶爾來個麵包夾生菜、哈姆和起司,我還可以接受。因為我還滿喜歡吃Subway那種潛水艇三明治的。但是,就只有麵包夾起司,日復一日,很恐怖耶!我的荷蘭同事們倒是一直樂此不疲。我只有三個字相贈:「Oh My God!」
有些天,譬如說星期五,有個荷蘭同事會擔任去外面採買午餐的任務。我有時候也跟著訂些有的沒有的。「他們該不會是去買麵包夾起司吧?」你一定心裡在這樣納悶兒著。「不,不,不。」他們的午餐是各式各樣的油炸食品:「炸薯條、炸肉塊、炸半隻雞…」總之就是「deep fry」類的料理。這一點,荷蘭也被許多導遊書嘲笑過:「北海的兩岸沒有除了deep fry以外高深的烹調技術了!」(喔,可憐的大不列癲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可憐的尼德蘭王國!)
「晚上,晚餐總好一些了吧?」我的朋友們會繼續問。我還是得搖搖頭。有一次,我的前任助理跑來跟我說她的媽媽今天晚上準備了好菜要招待她和她男友。我笑著問,「是荷蘭菜嗎」?她點點頭。我有點好奇,繼續問,「那是做些什麼哩?」她的回答就很讓我洩氣了,「Stamppot!」所謂的Stamppot,就是馬鈴薯泥。食譜很簡單,馬鈴薯泥和進碎肉和雜菜。一個我只需要十一個中文字就可以講完的食譜,你覺得可以端得上檯面嗎?在台灣要是拿馬鈴薯泥來宴客,我看應該是對客人很大的侮辱吧!雖然我知道,Stamppot在每一個荷蘭家庭中有自己的配方,不一定一樣,但是,平心而論,那不是什麼需要太大努力的菜餚。飢腸轆轆的時候,Stamppot的確很好吃;可是如果要請客,我會覺得桌面需要擺上一些比較看得出有花心思的食品。好吧!這也許是我作為一個來自食物鏈頂層國家的食客的傲慢吧!
說真的,荷蘭現在的食物其實已經被世界各地的文化所影響了!譬如說,土耳其、摩洛哥、印尼、蘇利南、中國溫州、印度等地。加上以前荷蘭有一段時間被西班牙和法國統治過,所以相當多西班牙和法國等等南歐料理的影子也就進入了荷蘭食物之中。所以其實荷蘭好吃的餐廳不少,祇不過都不是荷蘭自己的特色料理而已。
有幾次公司舉辦團體活動,招待員工打保齡球和吃Buffet。請不要對荷蘭本地的「吃到飽」有任何幻想,就是一堆肉,而且還是一堆不用花心思,你也知道怎樣料理出來的肉:「烤牛排、辣味雞腿、燉牛肉、烤豬排、烤豬肉腸。」這個時候我就會很懷念台灣的「吃到飽」。台灣「吃到飽」的菜色是要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不然這家「吃到飽」應該會很快關門大吉吧!
不過,初到荷蘭的時候,我還真的對某些食物用詞感到有趣。我笑稱,這八成是台灣在荷蘭殖民地時期的重大貢獻。不管是荷蘭一般的快炸店還是超級市場(中餐廳當然是不在話下),都會有三樣東西:炒麵(bami)、炒飯(nasi)、炒米粉。前面兩者,那個荷蘭文當然是從印尼來的。但是食材的荷蘭文就很妙囉!譬如說,麵的荷蘭文就叫「mie」,米粉則是「mihoen」,被高熱油炸的潤餅叫做「loempia」。很難發音嗎?一點也不,就拿台語唸就是啦!再加上「豆芽」和「肉包」,基本上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不會英文也不會荷蘭文的台灣人至少到荷蘭絕對不會餓死。」但是,在荷蘭要找到很台的炒麵、炒米粉,還真的是得要靠自己了。(只有我們台灣人自己做出來的菜餚才夠台呀!)
到荷蘭一定要吃什麼食物才算有來過荷蘭哩?首先,stamppot是一定要的。不過這個可能比較有點難度,因為大部分餐廳沒有在賣這個!(是吧,我早就說過這馬鈴薯泥端不上檯面吧!)所以除非你有荷蘭朋友可以招待你這道菜,不然,請繼續尋找其他傳奇性代表食品吧!
第二號就是炸薯條。要配上荷蘭的薯條醬(有點像美奶滋)、洋蔥屑、咖哩醬(只是叫做Curry的醬而已,跟印度咖哩差很遠啦!)。
第三號,kroketten。這是一種荷蘭特有的把肉和成泥然後高溫油炸的餅或是條狀食品。要配上芥末醬。一般的餐廳幾乎都一定會有。如果真找不到,荷蘭的麥當勞也有McKroket,而且據說是只有荷蘭麥當勞才有喔,別地方的麥當勞叔叔可是不賣這種東西的呢!
第四號,生魚片,Haring。這是荷蘭的國食之一呀!來了就一定要嚐嚐。
荷蘭還有一種很神奇的店。這店裡有一格一格的小方塊,然後你投了錢進去,就可以打開小窗把格子中的油炸食品拿出來食用。我的某位荷蘭朋友基本上自己都看不下去這種設計,因為真的擺在裡面的可能是一個小時以前就預炸好的食物,只是保溫著而已。我看了也是搖搖頭,這種設計也真的只有食物鏈底層的國家才會想得出來。在台灣,大概沒有人要吃一個小時前預炸好,然後擺在保溫箱裡面的鹹酥雞吧!
最後說說荷蘭的海鮮。雖然荷蘭有一半是跟北海相鄰,但是海鮮料理真的是貧乏的可以。英國還有個有名的Fish & Chips,荷蘭是如法泡製,只是炸魚都沒辦法像英國那樣炸出名來。唯一比較有名的是白酒或是奶油燉煮的淡菜,可是憑良心講,那是比利時的名菜。總不能因為人家也講荷蘭語(其實應該說他們講的是Flemish佛萊明語,只是跟荷蘭語大同小異),就把人家的菜偷來當自己的拿手料理嘛…所以,結論一句:「荷蘭女王陛下,妳的祖先們以前佔領台灣的時候,怎麼沒有把中國人最自豪的飲食文化給好好偷一點回來哩?入寶山而空手而回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