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京都最大的禪寺,最有名的五座禪寺之一,就是這個前一天因為下雨加上心大因而沒有造訪的東福寺。還好,東福寺距離京都車站很近。火車只要一站就到了。所以,一大清早,我們用過早餐之後,就先乘火車到達此地,準備一開門,就趕緊進去參觀。不過,我們的主要目的地倒不是東福寺本身,而是東福寺的通天橋。

這一天,京都的雨還是不停地下。雖然,出門之前看了氣象預告,說今天會是個晴好的天氣,但是那也要是近中午之後才會發生。早上,就有種「唐詩」的感覺。王維的詩中寫著「渭城朝雨挹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在京都遇雨就有一種這樣的感覺,尤其在暮春的新綠之中,只要把「渭」字改填「京」字倒也十分相符。我們撐著傘,在細雨之中行進。不久, 過了九條通,轉入東福寺的北門,就進入了東福寺的區域。接著,繼續沿著馬路和圍牆行進,經過一間一間的別院,最後就看見了臥雲橋就在前方。

臥雲橋是洗玉澗上三座橋最下方的一座。這兒旁邊樹立著重要文化財產的標誌。這座木橋,是1847年的文物,從這個橋上可以上望通天橋。通天橋隱蔽在一片青綠的新葉之後。通天橋是京都賞楓的名所。試想想,秋天的時候,這一片綠可是被一陣又一陣深淺不一的黃色與紅色所代替。美麗是一定美麗,但是屆時遊人如織,恐怕喧囂擾攘也是在所難免。今天早晨,卻一點聲音也沒有。靜悄悄的。闃無人聲。只有美景,伴著微雨,涼風吹拂著臉龐,彷彿出了塵世一樣。偶爾旁邊有行人經過,或者是徒步,或者是騎著自行車,但是全然守著安靜。這難得的安寧,讓人欣喜。

真正走入臨濟宗大本山東福寺之後,我們就即刻轉往通天橋。東福寺本身是無料開放,但是如果要進入參觀通天橋,那麼就要付費。或者,如果要進入方丈庭園,也要另外收錢。我們沒有打算進去方丈庭園。哎,也不是窮酸,只是,人家方丈庭園講的是禪意,最適合寧靜坐想,而不是來去匆匆。況且,方丈庭園東西南北四庭的佈置,各有禪機,在許多京都風情畫的相片冊上都已經展現風采。如果只是來去匆匆,走馬看花,似乎浪費了門票,辜負了禪機。索性,還是看風景吧!於是,蔡媽媽和我只選擇了進入通天橋去逛花園,順便拜訪開山堂和普門院。

這個花園(或者稱為樹林)是沿著洗玉澗這條小山澗而種植的。所以,行進其中,隨著高低起伏的地勢,也可以看作是爬小山坡的階梯運動了。通天橋跨著山澗,連絡東福寺本殿這一方與山澗另一方的開山堂。我和蔡媽媽是最早進入的兩個人。在我們之前,沒有旅客,只有清潔的老婦,很用心地在廊上灑水,然後將木欄杆擦拭了一遍。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維護環境清潔和維護文物的工夫,又或者,這只是那個老婦踏實的工作態度

從通天橋上可以看見更上面的偃月橋。也可以下眺剛剛的臥雲橋。我告訴(沒有什麼方向感的)蔡媽媽剛剛我們就站在下面的臥雲橋,看著這裡。現在我們則是站在這裡,看回去臥雲橋那邊。她滿訝異這樣的景色。因為雖然好像沒有走多遠的路,但是山澗旁樹林卻造出層層重疊的遠景,層次分明,十分有趣。接著,我還在照相的時候,她一個人又往另一端上方的開山堂和普門院走去。

開山堂和普門院的中間庭園是枯山水式與池泉迴游式雙拼。一邊一式,拼起來各有其趣。這一會兒,充斥其間的是一股寂靜。我們連彼此說話都不自覺地壓低了音量。因為整個世界,彷彿一根針掉在地上,都可以清楚聽見一樣。於是,整個世界只剩下微微的風聲,以及稀落的雨聲。這就是自然的呼吸吧!?

我們又在山林之中流連了許久。一面閒逛,一面自在地享受這一會兒的遠離塵囂;雖然,也不過就一條街,和幾個彎遠而已。我還是很讚嘆這建造東福寺的人的規劃。因為我知道,接下來的形成,嵯峨嵐山地區可是熱鬧到不能夠再熱鬧的觀光區域了!那時候,這樣的寧靜簡直就是求不得的世外之物呀!

離開之前,有一群僧侶,托缽走過通天橋。蔡媽媽覺得很新奇,特別囑咐我拿出相機拍攝。也算是瞥見修行的一角,看見僧侶出入塵世,卻始終懷抱寧靜的禪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yan1974 的頭像
    bryan1974

    Brilliant Bry *:歡樂吧!生命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