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所有美國女人到了義大利的托斯卡尼都會變成豬女和蠢婦呢?

David Leavitt的短篇小說集,Arkansas,中的第二個短篇,The Wooden Anniversary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以前曾經出現在Leavitt其他小說的主角:Nathan和Celia。我沒有看過以前的故事,但是從本篇短篇小說的片段之中大抵可以想像以前那兩個人的樣子。Nathan是個英俊瀟灑的同志,Celia則是個肥婆fag-hag。但是,五年之後,情況可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Nathan剛剛失去罹患了AIDS的伴侶,而Celia則是嫁了人,而且隨著丈夫Seth搬到義大利的托斯卡尼,開了個烹飪渡假中心,更重要的是,她減肥成功,甩肉七十五磅,變成一個ooh-la-la的窈窕淑女。故事就從她們倆的好朋友Lizzie應Celia之邀抵達義大利開始。

Lizzie抵達不久之後,這三個老朋友(Lizze、Nathan和Celia)就團聚在一起了。大家勝嘆Celia恍如隔世一般的變化之餘,Celia還介紹給大家她的合作夥伴:浪漫熱情英俊健美而且還煮得一手好菜的義大利男子Mauro。而且Celia還很得意地問著Lizzie覺得Mauro怎樣?Lizzie剛剛離開她的男人,坦誠實在是會讓人心動呀!Celia於是宣佈Mauro已經有個女友Angela了!Lizzie當然也就識趣不再空肖想。

Celia又很推波助瀾地要Mauro好好招待Nathan。還特意安排一些他們兩個獨處的機會。Lizzie在一旁,很不解。Celia以前不是愛Nathan愛的死去活來嗎?(直女愛上同男然後得不到幸福的老戲碼。)現在有自己的婚姻了(雖然老公長住羅馬),也有自己的事業了,而且喪偶的Nathan也表明了他一切都好,為什麼還要故意找機會要一個義大利直男去與Nathan單獨相處?對於Nathan來說,他可不管這許多,喪偶的苦痛讓他知道人生苦短,還是及時行樂重要。有義大利種馬相陪,有何不好?Nathan也就自然欣然接受。

隨著小說一頁一頁翻過去,我們這才知道原來Celia的婚姻並不幸福。Seth在羅馬根本就在包二奶。有時候甚至還大拉拉地帶著二奶來訪。Celia甚至讓出主臥室來讓這兩個人過夜。Mauro看不下去,簡直就鄙視Seth。

終於有一晚,Seth不經意來訪,氣走了Mauro。Lizzie正在納悶兒,Mauro只是一個事業上的夥伴,需要生那麼大的氣嗎?結果,晚餐進行的氣氛完全不對。每個人匆匆吃完之後,趕快閃開其他人,免得擦槍走火。

但是,果然導火線還是被點燃了。Celia要把這些男人通通掃地出門。十七年前不肯與她做愛的同性戀男子Nathan,娶了她卻在羅馬包二奶的Seth,甚至早先才生氣地離開餐桌奪門而出去買醉的Mauro。但是就在這一陣爭吵之中,她發現竟然Nathan睡上了Mauro。她氣到崩潰,這才向大家叫喊著,「Mauro的女朋友是我呀!我就是那個Angela呀!」奪門而出,失去蹤影。

Lizzie開始很納悶兒,這個人如果那麼在乎這三個男人,那麼為什麼還要做出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呢?如果她在乎Nathan搭上Mauro,那麼為什麼要一開始就把Nathan的房間安排在Mauro房間旁邊?為什麼還要推波助瀾地要他們兩個人單獨相處和相互陪伴?為什麼又要讓不速之客Seth去睡Mauro的房間呢?那麼當然爛醉而回的Mauro會讓Nathan有機可趁呀!

如果Celia不爽Seth,那麼為什麼不離婚呢?為什麼還要隱忍著事實,強裝著很幸福的樣子?更詭異的是,明明就與Mauro有一腿,為什麼又不敢跟自己的好朋友死黨們說清楚呢?需要維持一個「金玉其外」而其實「敗絮其中」嗎?

我只能說,這真是個自虐的蠢婦呀!以為自己很有本地虛擲光陰和感情,但是完全收不回來。這可以從Lizzie和Celia故事之中的一段對話看出來。Lizzie覺得Celia好像是背後被貼了個「踢我!(Kick me!)」標籤的小孩一樣,任由這些人予取予求。但是Celia卻說就算她以前背上被貼了這個標籤,她也已經拿了下來。但是,她又說:「isn’t that the proof of love, when in spite of the kick-me sign, someone doesn’t kick you?」

喔!我的天呀!這個女人真的是很可悲呀!如果有人看見「踢我」的標籤卻沒有踢我,那只是他有同情心呀!那,一點也不會是「愛」。我們只看見一個錯把男人的「同情」當成「愛意」的豬女。

David Leavitt在這一篇短篇之中還是賣弄了許多英國文學的橋段。(我看他是有一些無法自拔,因為這是他愛的英美文學,又是在他愛的義大利托斯卡尼!)最後他讓這個盡管甩肉七十五磅成功的Celia但是內心情感卻還是一如往昔的女人又化身為一頭牛,阻擋Nathan和Lizzie回家之路的牛。恰恰好呼應了最先他在文章之中賣弄的那個牛典故:E.M. Forster在The Longest Journey之中那一段有關牛存在與否的論述。

那又如何呢?牛從美國牽到義大利還是牛呀!牛就算甩肉七十五磅,也還是一頭牛呀!因著別人的觀感而生存的牛也只有在別人注意看的時候,才是存在的!沒有自己的觀感,沒有自己的主張,沒有自己的意見,沒有自己的聲音,這樣的人生其實和牛生並沒有什麼不同呀!

豬女亦若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