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某個星期五下午,我請假到阿姆斯特丹辦理英國簽證。下午閒閒沒事,於是就走進了電影院去看電影。在荷蘭,像是【Copying Beethoven】〈台灣翻譯為「快樂頌」〉這種比較偏向藝術的片子,就不會在每個電影院都上映。就連再阿姆斯特丹也只有少數幾家電影院在某些比較冷門的下午時段會放映。所以,既然在Emmen看不到,能在阿姆斯特丹剛好碰上,我想也就去看看吧!
走進電影院的時候,電影院剛好熄燈準備播放預告片。觀眾倒是出乎我意外地還滿不少。雖然沒有滿座〈當然不可能〉,但是後面五、六排也零零星星地坐了一對一對的人。
從片名,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就可以知道這部片子的主題了。是的,就是「貝多芬」。電影情節當然是虛構的,創造出一個年輕的女抄寫員為了一圓自己的音樂夢而來到維也納。很巧地,她有機會為貝多芬抄寫樂譜。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將貝多芬創作之後的手稿抄騰好複製好幾份,以為樂團練習公演之用。就在這抄抄寫寫之間,觀眾得以一窺電影之中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並且得以摘要式地聽見樂聖晚年的一些精華作品,包括那鼎鼎大名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但是我不諱言,這部電影平心而論祇能說是部中等作品。雖然有提名數次奧斯卡的Ed Harris演出暮年的貝多芬,而且配樂也都是採用貝多芬的作品,沒有其他新創的曲目;但是整部電影也就只有Ed Harris和貝多芬的音樂了。也不是說出演女主角的Diane Kruger沒有演技,但是她和Ed Harris一對上戲,火候明顯就被PK掉了……兩個男配角,Matthew Goode和Joe Anderson也是新生代演員之中有臉蛋有演技的人,但是一樣,站在Ed Harris旁邊,就像是小倩看見姥姥,也就只能乖乖立正站好,不出錯就是好演出了。這只能說,Ed Harris果然是戲精呀!也只能怪劇本薄弱了些,樂聖的角色刻畫著墨都遠遠超過其他襯紅花的綠葉……雖然紅花美麗,但是相襯的對比差異過大,整部片子也只好就在呈現上打了折扣呀!
雖然有人說,這部片光是聽音樂,花錢進戲院就值得了。當然,其中最精華的一段就是貝多芬親自指揮第九號交響曲首演的時候,電影花了十分鐘就在這裡。音樂動人,導演掌鏡刻畫耳聾的貝多芬要靠著女抄寫員Anna躲在交響樂團之中幫她打拍子,他才能夠抓好拍子指揮整個樂團〈當然史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導演虛擬的這段關係,與其說是兩個人的似師徒又相互依賴的感情,倒不如看做是一個暮年的音樂天才對於具有一些天份的後輩那種積極希望她開竅那種炙熱的企盼。〈對於他戲中的外甥也是這樣吧!〉但是常常這種過於熱烈的企盼會狠狠灼傷對方。
其實,貝多芬的音樂也一直是感情充沛的。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太強烈,讓人感到驚嚇。但是你無可否認,那樣的音樂和生命的激盪,是無法被「複製」的。所以,從那時候到現在也就只有這樣一個「貝多芬」。就好像劇中貝多芬狠狠砸爛了女主角的情人,實習建築師所作的鐵橋模型,然後怒氣沖沖地說:「所謂藝術家,就是要學著相信自己。」他可以為一個想法,等足了三十一年才終於完成:把少年時候獨到的詩──席勒〈Fredrich Schiller〉的《歡樂頌》〈Ode An die Freude〉──擺進交響曲的最終章。
導演和電影製作的企圖心是可以看得出來的。但是要「複製」一個當時的貝多芬是何奇困難,Ed Harris所展現的貝多芬已經讓人驚奇。
電影之中有一次Anna去找貝多芬,貝多芬的一個鄰居老婦人告訴她,貝多芬出去散步了,還沒有回來……然後,這個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享受曬進窗的陽光。她說,這是難得的清靜呀!平常貝多芬在家的時候,鋼琴砰砰碰碰,一刻不得閒呢……Anna問她,那妳怎麼不搬家呢?老婦人回答說,當然不搬囉,全維也納的人願意花多少錢先聽見貝多芬的作品呢?我在這裡,就連他不準備要公演的曲子我都會聽得到呢!然後她隨口哼出來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信手拈來,都是幸福。
我倒是很感動地覺得音樂就是要這樣深入人心吧!因為音樂最想要的就是被聽見呀!耳聾的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公演之後,要經過旁人指點轉過身來看見滿堂為他喝采的人們的一幕固然讓人為之動容,但是好音樂可以繼續在人離開了演奏廳之後還深刻地在人心中留住,那麼,我想樂聖一定也會同意,那才是真正敢動人的音樂了吧!那樣就不是拷貝,而是深深烙印了啊!
散場的時候很奇妙。燈亮的時候,我發現好多觀眾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而。竟然每一個人都是等到跑完字幕之後,音樂停止了才離席。沒有人先走一步。大家都要把片尾的貝多芬聽完之後才肯離開。這,恐怕也是樂聖貝多芬的魔力了吧!
走進電影院的時候,電影院剛好熄燈準備播放預告片。觀眾倒是出乎我意外地還滿不少。雖然沒有滿座〈當然不可能〉,但是後面五、六排也零零星星地坐了一對一對的人。
從片名,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就可以知道這部片子的主題了。是的,就是「貝多芬」。電影情節當然是虛構的,創造出一個年輕的女抄寫員為了一圓自己的音樂夢而來到維也納。很巧地,她有機會為貝多芬抄寫樂譜。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將貝多芬創作之後的手稿抄騰好複製好幾份,以為樂團練習公演之用。就在這抄抄寫寫之間,觀眾得以一窺電影之中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並且得以摘要式地聽見樂聖晚年的一些精華作品,包括那鼎鼎大名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但是我不諱言,這部電影平心而論祇能說是部中等作品。雖然有提名數次奧斯卡的Ed Harris演出暮年的貝多芬,而且配樂也都是採用貝多芬的作品,沒有其他新創的曲目;但是整部電影也就只有Ed Harris和貝多芬的音樂了。也不是說出演女主角的Diane Kruger沒有演技,但是她和Ed Harris一對上戲,火候明顯就被PK掉了……兩個男配角,Matthew Goode和Joe Anderson也是新生代演員之中有臉蛋有演技的人,但是一樣,站在Ed Harris旁邊,就像是小倩看見姥姥,也就只能乖乖立正站好,不出錯就是好演出了。這只能說,Ed Harris果然是戲精呀!也只能怪劇本薄弱了些,樂聖的角色刻畫著墨都遠遠超過其他襯紅花的綠葉……雖然紅花美麗,但是相襯的對比差異過大,整部片子也只好就在呈現上打了折扣呀!
雖然有人說,這部片光是聽音樂,花錢進戲院就值得了。當然,其中最精華的一段就是貝多芬親自指揮第九號交響曲首演的時候,電影花了十分鐘就在這裡。音樂動人,導演掌鏡刻畫耳聾的貝多芬要靠著女抄寫員Anna躲在交響樂團之中幫她打拍子,他才能夠抓好拍子指揮整個樂團〈當然史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導演虛擬的這段關係,與其說是兩個人的似師徒又相互依賴的感情,倒不如看做是一個暮年的音樂天才對於具有一些天份的後輩那種積極希望她開竅那種炙熱的企盼。〈對於他戲中的外甥也是這樣吧!〉但是常常這種過於熱烈的企盼會狠狠灼傷對方。
其實,貝多芬的音樂也一直是感情充沛的。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太強烈,讓人感到驚嚇。但是你無可否認,那樣的音樂和生命的激盪,是無法被「複製」的。所以,從那時候到現在也就只有這樣一個「貝多芬」。就好像劇中貝多芬狠狠砸爛了女主角的情人,實習建築師所作的鐵橋模型,然後怒氣沖沖地說:「所謂藝術家,就是要學著相信自己。」他可以為一個想法,等足了三十一年才終於完成:把少年時候獨到的詩──席勒〈Fredrich Schiller〉的《歡樂頌》〈Ode An die Freude〉──擺進交響曲的最終章。
導演和電影製作的企圖心是可以看得出來的。但是要「複製」一個當時的貝多芬是何奇困難,Ed Harris所展現的貝多芬已經讓人驚奇。
電影之中有一次Anna去找貝多芬,貝多芬的一個鄰居老婦人告訴她,貝多芬出去散步了,還沒有回來……然後,這個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享受曬進窗的陽光。她說,這是難得的清靜呀!平常貝多芬在家的時候,鋼琴砰砰碰碰,一刻不得閒呢……Anna問她,那妳怎麼不搬家呢?老婦人回答說,當然不搬囉,全維也納的人願意花多少錢先聽見貝多芬的作品呢?我在這裡,就連他不準備要公演的曲子我都會聽得到呢!然後她隨口哼出來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信手拈來,都是幸福。
我倒是很感動地覺得音樂就是要這樣深入人心吧!因為音樂最想要的就是被聽見呀!耳聾的貝多芬在第九號交響曲公演之後,要經過旁人指點轉過身來看見滿堂為他喝采的人們的一幕固然讓人為之動容,但是好音樂可以繼續在人離開了演奏廳之後還深刻地在人心中留住,那麼,我想樂聖一定也會同意,那才是真正敢動人的音樂了吧!那樣就不是拷貝,而是深深烙印了啊!
散場的時候很奇妙。燈亮的時候,我發現好多觀眾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而。竟然每一個人都是等到跑完字幕之後,音樂停止了才離席。沒有人先走一步。大家都要把片尾的貝多芬聽完之後才肯離開。這,恐怕也是樂聖貝多芬的魔力了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