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沒進入本文之前,先回顧一下前一陣子youtube上流傳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影片吧!)
身為一個還算頗忠實的萊恩菲力普(Ryan Phillippe)影迷,突然在唱片行裡看見折價中的萊恩菲力普影片,當然是二話不說,買回家先。這部片【Five Fingers】就是萊恩菲力普在2006年的新片之一,不過,似乎不是院線大片,因為在美國本身只有影展中可以見到,放進院線的反而大部份是在歐洲國家。
萊恩菲力普最近似乎很喜歡演拼圖電影,也就是要觀眾一面看電影一面好好動腦筋,一個閃神,就會失去對於整個電影所要表現的故事和主題的掌控。當然,這要有好的劇本、好的導演,也要有好的演員。對於這個主要角色只有三個人,就連配角也只有其他三個人,要在84分鐘之內把整部片的張力表現出來,功力自然不在話下。Laurence Fishburne和Touriya Haoud以及萊恩菲力普的對手戲真的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
影片主題當然是針對了我們現實這個時點而構成:「後九一一」(Post-911)以及「全球化」(Globalisation)。加上了兩方互相較勁的心理遊戲,玩著「諜對諜」的對抗。甚至在影片前段還有著下西洋棋對奕那樣的明喻。但是其實我倒覺得影片背後的思維才是真的非常有趣。
片中這個荷蘭籍的青年Matijn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希望可以「有一天,我們要改變這世界」。他宣稱他反美,他不支持全球化等等…在與綁架他的人對話之中,他漸漸展露了他自己的理想。但是反過頭來看,其實,宣揚美國經驗到中東去的小布希政府,宣揚全球化經濟整合的團體其實也是希望「有一天,我們要改變這世界」呀!那麼,其實就回到了兩個主張不同的理想主義相互對抗的情勢。這與兩個基本教義相互對抗,其實,也是一丘之貉而已。
另外,片中藉著兩方的對話,也趁機提出了對於荷蘭現階段移民政策緊縮的質疑。荷蘭現任內閣之中的司法部長(Minister of Justice)Verdonk女士對於移民的強硬態度其實受到很大的質疑,甚至搞出了前幾個月內閣總辭,而要重新進行選舉的事情。選後沒幾天,MP們又鼓動要來進行對於她的不信任投票而紛紛擾擾。緊縮移民政策其實對於外來移民是非常不友善的。我來荷蘭這五年,多少聽聞了很多荷蘭白人對於愈來愈多的土耳其以及摩洛哥移民「驚惶」或是「不屑」的態度。很多人以為荷蘭社會很開放,又可以吸大麻,又把娼妓合法化,還允許同性婚姻;但是荷蘭社會其實封閉保守的很!對於外來移民的不友善恐怕也是歐洲前幾名的國家。很多人以為阿姆斯特丹很開放,但是卻忘記了,也許阿姆斯特丹是很開放,但是實際上還滿多荷蘭人是不把阿姆斯特丹當成荷蘭的一部份的!她們覺得那是一個充滿了觀光客,紅燈區妓女和同性戀氾濫,而被外來移民搞髒的一個地方。其不屑的程度,其實有時候會讓我瞠目結舌。
她們之所以表現出來「開放」的態度是因為想要塑造那樣一個形象。在2005年一個針對外來工作者(expats)的意見調查結果就顯示了百分之七十的外來工作者認為荷蘭人對於外來人口並不友善。其中還有很大部份的人是對於「離開荷蘭,回到母國」這件事絲毫不需要考慮就可以馬上行動的。 當然,我無意否認荷蘭在許多法律觀念上是先行而且比較開放的事實。但是過去五年趨於保守的移民政策的確讓我覺得很噁爛。官僚不說,政策一變再變,限制愈加愈多,整個就讓人覺得「荷蘭,這樣有用嗎?」錯誤的政策只是讓種族之間的歧視與紛爭愈演愈烈,然後造成的社會隔閡愈來愈大而已。
這個話題要是真要討論下去,恐怕可以「罄竹難書」好幾天!回到影片本身,這樣挑戰兩個對立的思維一直在過程之中延燒。恐怖份子是真的恐怖嗎?那麼反恐組織的反恐行動,難道就不恐怖?如果是,那誰才是恐怖份子哩?為了理想,你可以犧牲多少人?你可以做到怎樣的程度去達成理想?可以不擇手段嗎?那麼,如果對方也不擇手段地反對著你的理想的時候,你要怎麼辦?
也許,這種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可以回覆得了的!但是,聰明的人們是應該仔細思想。政客可以矯情地喊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口號,作著一些機關算盡,最後還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的事情;也許,有普羅大眾會一時被迷惑、被宣傳感動而盲目支持;但是我個人認為,有擔當,而且受過相當教育,有一定邏輯水平以上的人們還是應當明辨,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發聲撥亂返正。也許力量開始的時候很薄弱,但是總是一個發聲的開始呀!
或許,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理想。不過,也許我們是要改變世界,不過應該不是要把世界變成一個「一言堂」,而是在於重現那個本來就應該容納多元意見或是表徵的世界呀!
最後,再講到影片之中的演員,萊恩菲力普…我喜歡導演表現的手法,在荷蘭的外景之中展現了這個角色天真浪漫的風情;而在攝影棚之中的拍攝則是要突顯這個角色在高壓以及膽顫心驚的情況之下另一種世故的風貌。萊恩菲力普就是在這個劇本中,作了這樣的演出。我覺得他的聲音、眼神和頭部動作在被大部分肢體被侷限的情況下(被綑綁著)作了相當精湛的表現。讓人不禁要為他鼓勵一下!
身為一個還算頗忠實的萊恩菲力普(Ryan Phillippe)影迷,突然在唱片行裡看見折價中的萊恩菲力普影片,當然是二話不說,買回家先。這部片【Five Fingers】就是萊恩菲力普在2006年的新片之一,不過,似乎不是院線大片,因為在美國本身只有影展中可以見到,放進院線的反而大部份是在歐洲國家。
萊恩菲力普最近似乎很喜歡演拼圖電影,也就是要觀眾一面看電影一面好好動腦筋,一個閃神,就會失去對於整個電影所要表現的故事和主題的掌控。當然,這要有好的劇本、好的導演,也要有好的演員。對於這個主要角色只有三個人,就連配角也只有其他三個人,要在84分鐘之內把整部片的張力表現出來,功力自然不在話下。Laurence Fishburne和Touriya Haoud以及萊恩菲力普的對手戲真的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
影片主題當然是針對了我們現實這個時點而構成:「後九一一」(Post-911)以及「全球化」(Globalisation)。加上了兩方互相較勁的心理遊戲,玩著「諜對諜」的對抗。甚至在影片前段還有著下西洋棋對奕那樣的明喻。但是其實我倒覺得影片背後的思維才是真的非常有趣。
片中這個荷蘭籍的青年Matijn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希望可以「有一天,我們要改變這世界」。他宣稱他反美,他不支持全球化等等…在與綁架他的人對話之中,他漸漸展露了他自己的理想。但是反過頭來看,其實,宣揚美國經驗到中東去的小布希政府,宣揚全球化經濟整合的團體其實也是希望「有一天,我們要改變這世界」呀!那麼,其實就回到了兩個主張不同的理想主義相互對抗的情勢。這與兩個基本教義相互對抗,其實,也是一丘之貉而已。
另外,片中藉著兩方的對話,也趁機提出了對於荷蘭現階段移民政策緊縮的質疑。荷蘭現任內閣之中的司法部長(Minister of Justice)Verdonk女士對於移民的強硬態度其實受到很大的質疑,甚至搞出了前幾個月內閣總辭,而要重新進行選舉的事情。選後沒幾天,MP們又鼓動要來進行對於她的不信任投票而紛紛擾擾。緊縮移民政策其實對於外來移民是非常不友善的。我來荷蘭這五年,多少聽聞了很多荷蘭白人對於愈來愈多的土耳其以及摩洛哥移民「驚惶」或是「不屑」的態度。很多人以為荷蘭社會很開放,又可以吸大麻,又把娼妓合法化,還允許同性婚姻;但是荷蘭社會其實封閉保守的很!對於外來移民的不友善恐怕也是歐洲前幾名的國家。很多人以為阿姆斯特丹很開放,但是卻忘記了,也許阿姆斯特丹是很開放,但是實際上還滿多荷蘭人是不把阿姆斯特丹當成荷蘭的一部份的!她們覺得那是一個充滿了觀光客,紅燈區妓女和同性戀氾濫,而被外來移民搞髒的一個地方。其不屑的程度,其實有時候會讓我瞠目結舌。
她們之所以表現出來「開放」的態度是因為想要塑造那樣一個形象。在2005年一個針對外來工作者(expats)的意見調查結果就顯示了百分之七十的外來工作者認為荷蘭人對於外來人口並不友善。其中還有很大部份的人是對於「離開荷蘭,回到母國」這件事絲毫不需要考慮就可以馬上行動的。 當然,我無意否認荷蘭在許多法律觀念上是先行而且比較開放的事實。但是過去五年趨於保守的移民政策的確讓我覺得很噁爛。官僚不說,政策一變再變,限制愈加愈多,整個就讓人覺得「荷蘭,這樣有用嗎?」錯誤的政策只是讓種族之間的歧視與紛爭愈演愈烈,然後造成的社會隔閡愈來愈大而已。
這個話題要是真要討論下去,恐怕可以「罄竹難書」好幾天!回到影片本身,這樣挑戰兩個對立的思維一直在過程之中延燒。恐怖份子是真的恐怖嗎?那麼反恐組織的反恐行動,難道就不恐怖?如果是,那誰才是恐怖份子哩?為了理想,你可以犧牲多少人?你可以做到怎樣的程度去達成理想?可以不擇手段嗎?那麼,如果對方也不擇手段地反對著你的理想的時候,你要怎麼辦?
也許,這種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可以回覆得了的!但是,聰明的人們是應該仔細思想。政客可以矯情地喊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口號,作著一些機關算盡,最後還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的事情;也許,有普羅大眾會一時被迷惑、被宣傳感動而盲目支持;但是我個人認為,有擔當,而且受過相當教育,有一定邏輯水平以上的人們還是應當明辨,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發聲撥亂返正。也許力量開始的時候很薄弱,但是總是一個發聲的開始呀!
或許,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理想。不過,也許我們是要改變世界,不過應該不是要把世界變成一個「一言堂」,而是在於重現那個本來就應該容納多元意見或是表徵的世界呀!
最後,再講到影片之中的演員,萊恩菲力普…我喜歡導演表現的手法,在荷蘭的外景之中展現了這個角色天真浪漫的風情;而在攝影棚之中的拍攝則是要突顯這個角色在高壓以及膽顫心驚的情況之下另一種世故的風貌。萊恩菲力普就是在這個劇本中,作了這樣的演出。我覺得他的聲音、眼神和頭部動作在被大部分肢體被侷限的情況下(被綑綁著)作了相當精湛的表現。讓人不禁要為他鼓勵一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