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職業網球選手退下來當教練的Christopher Wilton(Jonathan Rhys Meyers)在影片一開始就已經說清楚他的觀點:「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 People are often afraid to realise how much of an impact luck plays. There are moments in a tennis match where the ball hits the top of the net, and for a split second, remains in mid-air. With a little luck, the ball goes over, and you win. Or maybe it doesn’t, and you lose.」【Match Point】,決勝點。
故事大綱很簡單。一個辛苦奮鬥的網球選手在從職業巡迴賽退下來之後,因緣際會地認識了富家公子哥Tom Hewett(Matthew Goode),接著他認識了富家公子哥的妹妹Chloe Hewett(Emily Mortimer)。Chloe愛上了Christopher,Christopher也愛她,只是同時,Christopher還對Tom的未婚妻Nola Rice(Scarlett Johansson)有著一股莫名的情愛慾望。之後,與Chloe結婚之後,Chris還是對Nola念念不忘。在一次偶遇當時已經離開Tom而且消失了好一陣子的Nola之後,開始外遇。可是當Nola愈來愈陷進去愛情,而且懷了Chris的小孩之後,事情愈來愈無法收拾。Chris又捨不得離開Chloe,因為他的事業和一切別人看在眼裡所謂的功成名就,其實都是因為Chloe深愛著他而為他爭取而來的!Chloe甚至還不知道Chris有外遇。Nola愈來愈急迫的要求Chris和Chloe離婚,最後Chris終於決定痛下殺手。
我的網友小山普在他的評論之中寫著,「要從伍迪艾倫的電影裡獲得愛情的救贖很難,看見自己在愛情中的可笑卻很容易。」我鮮少看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片子,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我不適合看太「知識青年」的片子,尤其是那種腦筋和精神都不清楚的情況之下。片頭,搞得像是黑白默片時期的感覺,然後配樂幾乎都是歌劇和古典音樂(除了有一段音樂劇The Woman In White之外),果然是走個高級知識分子風格,與好萊塢那些商業影片大異其趣。(所以看這片就一定要用腦呀!不能夠只等著聲光效果出現。)害我總是覺得我一個人在電影前半段捧著爆米花吃的場面,就算在黑暗之中,還是非常突兀。
電影說的是運氣。有時候,運氣好的人就是可以一步登天。所以男主角可以從網球教練變成商業公司主管。所以,男主角可以在茫茫人海之中就偶遇失聯的女主角。所以,男主角可以偷情不被贓到。所以,男主角就連痛下殺手之後,都可以安全走開。看得更仔細一些,其實電影之中最幸運的竟然是那個公子哥和他妹妹Chloe。因為他們從小生活就非常優沃,所以無憂無慮。公子哥玩世不恭,但是就可以很幸運地跟女主角分手,沒有「小孩」的問題,就算他其實也是移情別戀,愛上他人。妹妹Chloe也很幸運,她喜歡Chris,就得到Chris。她深愛著他,所以對他的話也從來不懷疑,她只是就安安份份地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忙Chris成功,最後就是因為著些從前累積的種種,Chris捨不得放棄她給他的生活。雖然Chris有外遇,但是你也不能說他不愛她。而且,Chloe是最後的勝利者(儘管她根本不知道這有一場競爭),她有Chris,還有Chris和她所生的小孩,繼續享受著她的愛情、家庭、生活和社會地位。
這樣看起來,其實整個電影變成非常恐怖。為什麼?因為幸運的人都是布爾喬亞的中產階級以上人士。那些不幸的人是誰哩?一直試鏡卻一直沒有機運的女主角、那個只因為開門撞見女主角和男主角偷情的鄰居老婦人、撿到男主角沒有丟進泰晤士河裡的老婦人的戒指而被逮到的流浪漢…最後男主角在昏昏沈沈地幻想之中時,被殺害的老婦人出現質問她,她為什麼那麼倒楣也要一起死?男主角怎樣回答(或是自言自語)的?「The innocent are sometimes slain to make way for grander schemes. You were collateral damage.」這種講法簡直讓我聽到心寒戰慄。難道中下階級的人就該死?還是無辜的人就註定倒楣?
當然不是這樣。就像網球公開賽一樣。種子球員也不過就是比較有經驗了些,而且有個相較輕鬆的開始而已。就算從會外賽開始打,也是有可能一路打上冠軍的!
人生是許多許多場的賽事。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運動家精神的演出。那麼怎樣適如其份地知道自己究竟是個主角還是配角就很重要。在該演出主角的時候只用配角來詮釋,那麼歹戲拖棚,恐怕註定了沒人喝采的失敗!(可能還有人會順便落井下石呢!)該演出配角的時候卻去搶戲或是扯東扯西,那麼很容易被賜死(就算不被編劇賜死也會被觀眾罵死)。所以其實幸運這種事情又不是那麼地讓階級和社會地位先決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那個懷孕的女主角不去爭取名正言順的「妻子」,也許不會引來殺身之禍,也許也可以享受生活。所以,其實幸運也許只是一個你如何看事情的角度而已。一個人的不幸可能是別人的幸運,那麼如何讓自己感覺幸運會是比較正面積極的態度。這個時候,日劇中必定會出現一句這樣的台詞:「一定要幸福呀!」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法大家各憑本事,對於幸福的定義也各自詮釋。自己要對自己下的定義和採取的手法負責喔!因此,這個變成了男主角為什麼可以殺了人,最後卻可以脫罪的理由。女主角要的幸福是男主角離婚然後跟她在一起,生下小孩,幸福一生。女主角採取的方式是一哭、二鬧。(還沒有演出三上吊啦!)但是她卻忘記了,她要的幸福是男主角沒有辦法給的。因為她所認為男主角可以給的幸福是建立在男主角與Chloe有著完美婚姻的前提上。當那個婚姻沒有的時候,那些幸福也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男主角自然知道這些,所以當然下了賭注,鋌而走險。女主角沒有賭注可以下,只有命一條。
一個雖然滿足情慾但是受了情傷、沒有錢、懷孕,而且只有微薄薪水的Nora,和另一個,自己也相當喜愛,而且共同結了婚,熱情洋溢、家境富裕、積極準備懷孕,一心一意愛著自己的Chloe,你要是Chris,你會選擇誰?所以電影並不需要為Chris脫罪,而是很直接地告訴觀眾,如果你以為這個男主角壞,那你就太天真了。難道女主角不需要為她自己的死而負些責任嗎?多少都有些責任。在回到幸與不幸那論點上,你這時候還那麼確定你知道你的賽局,你能夠為你的遊戲方法負上責任嗎?
的確,match point中那擦網的一球究竟是往前翻向對方的場子還是彈回自己的場地也許真的只能靠機運了。但是,沒有網球選手是可以光靠擦網的運氣來求勝的!更重要的是平常的基本工夫還有臨場的反應。
一方面,其實大家都在避免產生太多需要靠機運決定的場合。也就是說,其實大部分的人還是穩健地紮實前進。換一個角度,因為這樣穩健的步伐,所以如果認清楚現實的幸福和虛幻的幸福的分際,其實幸運或是幸福都是可以靠自己創造的。
There are no little secrets.
回到電影本身,這是伍迪先生第一次整部片都以倫敦為場景。他向來是以拿紐約當場景聞名的。這突然換到大西洋的另外一面,倒也把他眼中的倫敦表現地相當能夠反應他自己。我則是就跟著鏡頭又好好重新溫習了一次我記憶中珍愛的倫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男主角的Jonathan Rhys Meyers。這位是近年開始展露光芒的愛爾蘭演員。他在劇中的表現相當突出。尤其是在殺人的過程之中的徬徨、接著情緒幾乎崩潰,但是還是得壓抑著自己去完成進行了一半的計畫,接著完事之後,搭上計程車才流著淚哭泣,顫抖著身軀,還要趕快收拾情緒去製造不在場證明的表演,真是相當精準。讓觀眾都可以跟著一起感覺主角那時的心情轉折。而且我也覺得伍迪先生抓住了這個男演員的特質,讓他用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去替這個角色加添了許多深層的內心戲。而Jonathan Rhys Meyers的眼睛的確是數一數二地有型而且會說話。
總結論是,雖然這是高級知識分子拍的片,但是避免了孤高自清的那種路線,反而平易近人許多。因此,還相當對我的胃口(而且倫敦是個加分因素,個人喜好)。只是,如果下一次伍迪先生可以先請戲院廣告「觀看本片不宜自己抱著爆米花吃」的話,我會更感謝他的體貼。
P.S.
順便分享一下Jonathan Rhys Meyers的照片。
故事大綱很簡單。一個辛苦奮鬥的網球選手在從職業巡迴賽退下來之後,因緣際會地認識了富家公子哥Tom Hewett(Matthew Goode),接著他認識了富家公子哥的妹妹Chloe Hewett(Emily Mortimer)。Chloe愛上了Christopher,Christopher也愛她,只是同時,Christopher還對Tom的未婚妻Nola Rice(Scarlett Johansson)有著一股莫名的情愛慾望。之後,與Chloe結婚之後,Chris還是對Nola念念不忘。在一次偶遇當時已經離開Tom而且消失了好一陣子的Nola之後,開始外遇。可是當Nola愈來愈陷進去愛情,而且懷了Chris的小孩之後,事情愈來愈無法收拾。Chris又捨不得離開Chloe,因為他的事業和一切別人看在眼裡所謂的功成名就,其實都是因為Chloe深愛著他而為他爭取而來的!Chloe甚至還不知道Chris有外遇。Nola愈來愈急迫的要求Chris和Chloe離婚,最後Chris終於決定痛下殺手。
我的網友小山普在他的評論之中寫著,「要從伍迪艾倫的電影裡獲得愛情的救贖很難,看見自己在愛情中的可笑卻很容易。」我鮮少看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片子,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我不適合看太「知識青年」的片子,尤其是那種腦筋和精神都不清楚的情況之下。片頭,搞得像是黑白默片時期的感覺,然後配樂幾乎都是歌劇和古典音樂(除了有一段音樂劇The Woman In White之外),果然是走個高級知識分子風格,與好萊塢那些商業影片大異其趣。(所以看這片就一定要用腦呀!不能夠只等著聲光效果出現。)害我總是覺得我一個人在電影前半段捧著爆米花吃的場面,就算在黑暗之中,還是非常突兀。
電影說的是運氣。有時候,運氣好的人就是可以一步登天。所以男主角可以從網球教練變成商業公司主管。所以,男主角可以在茫茫人海之中就偶遇失聯的女主角。所以,男主角可以偷情不被贓到。所以,男主角就連痛下殺手之後,都可以安全走開。看得更仔細一些,其實電影之中最幸運的竟然是那個公子哥和他妹妹Chloe。因為他們從小生活就非常優沃,所以無憂無慮。公子哥玩世不恭,但是就可以很幸運地跟女主角分手,沒有「小孩」的問題,就算他其實也是移情別戀,愛上他人。妹妹Chloe也很幸運,她喜歡Chris,就得到Chris。她深愛著他,所以對他的話也從來不懷疑,她只是就安安份份地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忙Chris成功,最後就是因為著些從前累積的種種,Chris捨不得放棄她給他的生活。雖然Chris有外遇,但是你也不能說他不愛她。而且,Chloe是最後的勝利者(儘管她根本不知道這有一場競爭),她有Chris,還有Chris和她所生的小孩,繼續享受著她的愛情、家庭、生活和社會地位。
這樣看起來,其實整個電影變成非常恐怖。為什麼?因為幸運的人都是布爾喬亞的中產階級以上人士。那些不幸的人是誰哩?一直試鏡卻一直沒有機運的女主角、那個只因為開門撞見女主角和男主角偷情的鄰居老婦人、撿到男主角沒有丟進泰晤士河裡的老婦人的戒指而被逮到的流浪漢…最後男主角在昏昏沈沈地幻想之中時,被殺害的老婦人出現質問她,她為什麼那麼倒楣也要一起死?男主角怎樣回答(或是自言自語)的?「The innocent are sometimes slain to make way for grander schemes. You were collateral damage.」這種講法簡直讓我聽到心寒戰慄。難道中下階級的人就該死?還是無辜的人就註定倒楣?
當然不是這樣。就像網球公開賽一樣。種子球員也不過就是比較有經驗了些,而且有個相較輕鬆的開始而已。就算從會外賽開始打,也是有可能一路打上冠軍的!
人生是許多許多場的賽事。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運動家精神的演出。那麼怎樣適如其份地知道自己究竟是個主角還是配角就很重要。在該演出主角的時候只用配角來詮釋,那麼歹戲拖棚,恐怕註定了沒人喝采的失敗!(可能還有人會順便落井下石呢!)該演出配角的時候卻去搶戲或是扯東扯西,那麼很容易被賜死(就算不被編劇賜死也會被觀眾罵死)。所以其實幸運這種事情又不是那麼地讓階級和社會地位先決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那個懷孕的女主角不去爭取名正言順的「妻子」,也許不會引來殺身之禍,也許也可以享受生活。所以,其實幸運也許只是一個你如何看事情的角度而已。一個人的不幸可能是別人的幸運,那麼如何讓自己感覺幸運會是比較正面積極的態度。這個時候,日劇中必定會出現一句這樣的台詞:「一定要幸福呀!」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法大家各憑本事,對於幸福的定義也各自詮釋。自己要對自己下的定義和採取的手法負責喔!因此,這個變成了男主角為什麼可以殺了人,最後卻可以脫罪的理由。女主角要的幸福是男主角離婚然後跟她在一起,生下小孩,幸福一生。女主角採取的方式是一哭、二鬧。(還沒有演出三上吊啦!)但是她卻忘記了,她要的幸福是男主角沒有辦法給的。因為她所認為男主角可以給的幸福是建立在男主角與Chloe有著完美婚姻的前提上。當那個婚姻沒有的時候,那些幸福也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男主角自然知道這些,所以當然下了賭注,鋌而走險。女主角沒有賭注可以下,只有命一條。
一個雖然滿足情慾但是受了情傷、沒有錢、懷孕,而且只有微薄薪水的Nora,和另一個,自己也相當喜愛,而且共同結了婚,熱情洋溢、家境富裕、積極準備懷孕,一心一意愛著自己的Chloe,你要是Chris,你會選擇誰?所以電影並不需要為Chris脫罪,而是很直接地告訴觀眾,如果你以為這個男主角壞,那你就太天真了。難道女主角不需要為她自己的死而負些責任嗎?多少都有些責任。在回到幸與不幸那論點上,你這時候還那麼確定你知道你的賽局,你能夠為你的遊戲方法負上責任嗎?
的確,match point中那擦網的一球究竟是往前翻向對方的場子還是彈回自己的場地也許真的只能靠機運了。但是,沒有網球選手是可以光靠擦網的運氣來求勝的!更重要的是平常的基本工夫還有臨場的反應。
一方面,其實大家都在避免產生太多需要靠機運決定的場合。也就是說,其實大部分的人還是穩健地紮實前進。換一個角度,因為這樣穩健的步伐,所以如果認清楚現實的幸福和虛幻的幸福的分際,其實幸運或是幸福都是可以靠自己創造的。
There are no little secrets.
回到電影本身,這是伍迪先生第一次整部片都以倫敦為場景。他向來是以拿紐約當場景聞名的。這突然換到大西洋的另外一面,倒也把他眼中的倫敦表現地相當能夠反應他自己。我則是就跟著鏡頭又好好重新溫習了一次我記憶中珍愛的倫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男主角的Jonathan Rhys Meyers。這位是近年開始展露光芒的愛爾蘭演員。他在劇中的表現相當突出。尤其是在殺人的過程之中的徬徨、接著情緒幾乎崩潰,但是還是得壓抑著自己去完成進行了一半的計畫,接著完事之後,搭上計程車才流著淚哭泣,顫抖著身軀,還要趕快收拾情緒去製造不在場證明的表演,真是相當精準。讓觀眾都可以跟著一起感覺主角那時的心情轉折。而且我也覺得伍迪先生抓住了這個男演員的特質,讓他用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去替這個角色加添了許多深層的內心戲。而Jonathan Rhys Meyers的眼睛的確是數一數二地有型而且會說話。
總結論是,雖然這是高級知識分子拍的片,但是避免了孤高自清的那種路線,反而平易近人許多。因此,還相當對我的胃口(而且倫敦是個加分因素,個人喜好)。只是,如果下一次伍迪先生可以先請戲院廣告「觀看本片不宜自己抱著爆米花吃」的話,我會更感謝他的體貼。
P.S.
順便分享一下Jonathan Rhys Meyers的照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