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ma SF1.jpg

我們最親愛的奶奶馬郝世玉女士,字曼青,湖北省宜昌市人。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出生於沙市;民國一百零一年(西元二Ο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四時三十分逝世於台北三峽家中,享年九十四歲。

外曾祖父,郝子元先生曾經在四川省從軍,後來在宜昌經商,往來重慶。外曾祖母傅氏,四川省萬縣人士。他們一起養育了兩個女兒,也就是奶奶和姨奶奶郝世雲女士。但是好景不常,奶奶九歲的時候,外曾祖父便因船難去世。其後,母女三人相依為命。奶奶因為個性內向、恬靜乖巧,一度還被外曾祖母的姐妹淘帶回重慶準備收養;好在最後一刻,外曾祖母反悔而追到重慶帶回奶奶。在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時代背景之下,奶奶還是在幾度中斷和家境艱困中完成了小學教育。最後在中學二年級的時候,不得不因為中日戰事而中輟學業。爾後每每念及這段往事,奶奶除了懷念當時無憂無慮的童真日子,也都會更加督促我們要惜福努力用功唸書。

奶奶在二十歲參加英文補習班的時候認識了南下躲避戰禍的爺爺,馬伯義先生。在同班同學的鼓舞之下,兩人在宜昌三游洞之旅時定情,之後在重慶結婚。但是此時國民政府已開始全面抗日,爺爺經由其好友寇勛先生引薦進入海軍,兩人便寄居重慶、綦江一帶。奶奶也曾在抗戰期間在重慶擔任過護士。之後外孫女百琪進入大學就讀護理科系,奶奶還頗以衣缽有傳人而備感高興。

奶奶二十五歲的時候生了大女兒,蜀秋。雖然那時日軍對重慶的空襲不斷,常常一家三口要跑防空洞躲警報,但是奶奶仍然不畏危險、甘之如貽。之後,隨著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爺爺奶奶帶著蜀秋乘船經過三峽一路東行。這一段旅程在奶奶的回憶之中,是極其幸福的一段日子。這是奶奶第一次離開從小所熟悉的川鄂一帶,但是也是奶奶最後一次看見她生長的長江三峽。

戰後,爺爺帶一家返回天津省親。奶奶在天津生下了長子,津生。之後,爺爺回到南京繼續在海軍之中任職。奶奶則帶著子女留在天津。奶奶並不習慣北方四季過於分明的氣候,也不習慣北方的食物和生活。奶奶十分想念在南方的爺爺,盼望趕快一家團聚。

民國三十七年,一家人在南京團聚。原本老家來信催促爺爺趕快攜家帶眷返回天津。爺爺原也準備好北上,差了表弟陳玉璽先生去上海購買船票,但是此時就傳來天津已經淪陷的消息,因此才作罷。之後國民政府戰事失利,因此爺爺安排奶奶攜帶子女先行搭船來台灣避難。

奶奶曾經詢問外曾祖母是否一起同行來台,但是外曾祖母以「身體不宜長途奔波」以及「戰事二三年即會結束」為由,婉拒來台。未料之後國共對抗長達三十八年,奶奶和外曾祖母便在國共對抗中失去了音訊。奶奶和姨奶奶之間的聯繫也在民國三十九年兩岸中斷通信時候,音訊全無。

民國三十八年,次女雅琳在左營出生。四十一年,三女雅雯出生。奶奶還曾經在民國四十六年產下次子,但無奈早夭。在台灣,奶奶和爺爺先後在左營以及台北居住。這段時間正是台灣經濟困頓之際,奶奶曾經在海軍總部任職,也曾繡花貼補家用。孩子們的衣服、布鞋,全都是奶奶一手包辦。奶奶不但每日早起準備早餐招呼子女上學,也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奶奶因為自已年少時無法好好受教育,因此她把子女的教育看作是最大的大事。奶奶非常希望將來女兒們都能夠經濟獨立,因此非常注重女兒們的學習。

日後奶奶在談起子女們的成長和現況,每每表露出欣悅的神情。子女的成就,就是她的成就。雖然她自己所受的教育有限,但是她完全奉獻了自己給這個家庭。她心甘情願、不求回報地供給子女們在發展中需要的力量,做大家的後盾。

奶奶再一次的角色轉換是孫兒們的出生。母親對於子女有管教的責任;祖母對於孫兒則是可以完全的寵愛。從民國五十四年開始,奶奶的孫子和孫女一個接著一個出世:百年、百琪、端安、明壯、百敏、明珊、譯云、儒安、格銓、瑞安。奶奶對於孫兒們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雖然此時,家庭成員分居台北、香港/舊金山、多倫多等地。回到奶奶家,奶奶就是給予源源不絕的關愛。

對於跟奶奶一樣住在大直的我們這群小輩來說,奶奶家總像是一個快樂天堂。小學放學之後到奶奶家,奶奶就會準備好小點心,那是我們最初的下午茶;黃昏的時候,跟著奶奶去眷村山邊的黃昏市集,就可以慫恿奶奶買自己喜歡吃的菜;暑假的時候,不想寫大字的我們是被奶奶連哄帶磨地抓到爺爺的書桌前開始磨墨寫字。奶奶的毛筆字其實寫的整齊大方。熱烘烘的午後,不想午睡的我們,也是在奶奶一面搧著扇子,一面講著她抗戰的那些經歷當成枕邊故事而乖乖入睡的。一個人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的單人牌戲是奶奶教的;學校美勞作業要縫香包,頭四分之一的針線縫法是奶奶示範的;奶奶的餅乾盒裡面,總有我們愛吃的餅乾;奶奶舊書桌的玻璃下面,壓著家裡每一個人的生日,就算人不在台北,也要打個電話、寄張卡片。

奶奶總是記得我們愛吃的食物和菜肴。奶奶也總是陪著我們看我們想看的電視。很多時候,她靜靜的在一旁,用最溫柔的方式守候。雖然這些都是一般日常生活之中瑣碎的小事,但是奶奶細心和無我的奉獻,就是在這些平凡的小事上不平凡地維繫了一整個家族。

奶奶的個性雖然內向,但是她的內心是剛毅而勇敢的。她在來台之後接受了基督信仰,此後就常常讀經禱告。聖經上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博愛、喜樂、和平、忍耐、仁慈、良善、忠信、溫柔、節制。」在我們看來,奶奶的的確確地做到了。

奶奶晚年逐漸失去了她的記憶。但是雖然我們沒有能夠參與她九十四年裡的每一日,但是奶奶這一路走來,給予我們的確實我們生命裡可以用以支撐整個世界的愛。她曾經說過,「你們要彼此相愛,當我不在的時候,你們就只有彼此了。」也許,我們之於世界,只是小小的一個人;但是,我們之於奶奶,我們是她的整個世界。她的愛是她留給我們最最大的資產。我們務必要好好珍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