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懶洋洋地在快正午十二點鐘的時候才起床。自己弄了煎蛋土司來吃,然後開始準備煮紅豆湯。屋外的風雨交加,想必怪天氣還在作祟。看了一片從隔壁同事那兒借來的DVD之後,開始聽蕭邦。

我最喜歡的蕭邦作品,其實不是那些有名的大作長篇,而是首首精簡的前奏曲。也就是作品第二十八號之中的那二十四首前奏曲。雖然說名稱叫做「前奏曲」,但是這些曲子之後並沒有跟著什麼需要被前奏的曲子,在蕭邦的作品之中,這二十四首前奏曲就是獨立地存在著。

當然,蕭邦大師的鋼琴曲從來不是什麼容易的曲目。所以,很久很久以前,我好像有彈過兩三首練習曲,然後就完全放在一旁。說起來,我也從來不是什麼正規用功的好鋼琴學生…但是,與古典音樂保持了相當距離的這些年之中,唯一我還是一直在反覆聽來聽去的,恐怕也就只有蕭邦的鋼琴曲了。

我喜歡在慵懶而且下著雨的天氣裡聽蕭邦的這二十四首前奏曲。或者按照順序播放,或者隨意跳躍選曲,都各有一番滋味。這些曲子是蕭邦大約在1838和1839年之間寫作的,正是出版的時間是1939年。那個時候,蕭邦在巴黎教著鋼琴,然後認識了喬治桑。在喬治桑的邀請之下,他們到了Mallorca去度假。喬治桑原本以為地中海小島的陽光燦爛可以讓蕭邦羸弱的身體稍稍好轉一些;但是沒有想到,他們到了Mallorca之後卻是天雨多過天晴,所以,原本希望遠離巴黎的陰鬱雨天,卻迎到了一樣糟糕的地中海雨天。所以,其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來看這個時候的創作,聆聽現在各鋼琴大師的詮釋,其實也頗富趣味。

我最愛的版本就是Ivo Pogorelich的版本。當然,許多人聽見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很訝異地看著我,然後問出一句,「啊?怎麼會是他的版本?」

因為波哥雷黎奇一向是因為他特殊,而且極度自溺的方式來詮釋他手中所彈奏出來的樂曲聞名。他在1980年參加當年的蕭邦國際音樂大賽的時候,他所彈奏的「第二號敘事曲」,愛的人愛不釋手,討厭的人則是覺得那首曲子被演奏成幾乎可以說是送葬進行曲。最後的結果是他就很不幸地被淘汰了,連決賽都沒有入選。但是,當年的評審之一,也是國際知名的鋼琴大師,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為了他沒有進入決賽這件事情,忿而退出評審席以示抗議。所以,反而讓全球樂評注目。因此,波哥雷黎奇也就一戰成名,只是,他比當年的首奬還要有名,這也是大家始未料及的吧!

像是老練的阿序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和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的版本一般來說是被樂迷們公認相當標準的演繹,至於阿格麗希的版本都已經被正經的樂迷視為有點暴風女神的演出了。至於富蘭索瓦(Samson François)的版本就已經被很多人視為「非常自溺」而且「不知道在浪漫隨性個什麼鬼」的版本了!

今天下午,我就很無聊地拿著兩張非常「自溺」的版本:波大師版本和富大師版本來一首對一首比較聆聽看看。果然,兩相自溺之下,波大師還是勝出。自溺程度滿點!反而那曾經被批評錄音作品好像都是喝醉了之後才彈出來,跳脫傳統章法和詮釋的富蘭索瓦版本聽起來像是標準版了!(這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

我在想,如果那個當初批評富大師的作品像是酒醉之後的醺醺然演出來聽,那麼波哥雷黎奇的演出大概要被他說成是吸完大麻high上天了吧!(玩笑話!)不過這兩個都非常「有自我主張」的方式拿來比一比,聆聽之下倒是非常有趣。當然,波哥雷黎奇的演出其實並不是隨性,而是在許多反覆練習之後,他找到了他最認同的那一種詮釋方式,所以其實聽起來很隨性、很自溺,但是在左右手飆速或是高低音部對比的強烈地方又很讓人驚歎那個「精準的對照」。我覺得其實這就是波哥雷黎奇這張「前奏曲」的錄音作品讓人驚訝而且喜愛的原因。

倒不用需要對蕭邦的音樂作品有多麼深刻的認識。蕭邦的音樂有他自己已經定調的浪漫,而且大多時候,會夾雜著一些些苦楚惆悵。(雖然偶爾也是有些快樂之作啦!)但是,我覺得一個好的鋼琴家的演奏,是能夠帶著聽眾,到達那個他想要詮釋的境界。標準版當然中規中矩,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這些狂傲不羈的不受侷限版本,卻可以讓我們這種從來也不是什麼「中規中矩」的聽眾有另外一種的體驗和刺激。

譬如我就會推薦那首非常沉溺的演奏,第十五首前奏曲。阿敘肯納吉的版本,五分十六秒。但是到了富蘭索瓦手上,四分三十二秒。到了波哥雷黎奇手上,七分二十一秒。同樣一首曲子,就可以相差快要三分鐘!(魯爺爺的也有四分二十七秒;阿格麗希的版本則是四分五十秒。)也別以為好像波哥雷黎奇很會拖,要競飆的時候,他也不會飆輸別人。從那第十二首前奏曲,鏗鏘有力的演出就可以聽得出來。

在慵懶的下雨天,不想要出門去受凍或是不知道為了什麼/誰而受冷風吹,聽聽蕭邦的前奏曲倒是非常好的打發。因為,當時作曲家寫作的時候,就是一面希冀著Mallorca的陽光趕快出來的吧!雖然,蕭邦的憂鬱可以說是有夠沉重,但是沒有那種憂懷的我們,倒不用怕聽了被拉進那種愁緒,反而可以藉由某些近似於「Remix」的版本重新詮釋而找到一些開懷的思緒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