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高中的時候,每一學年都會舉辦班際的合唱比賽。合唱比賽的歌曲一定有兩首,一首指定歌曲;一首自選曲。在建中的時候,很奇妙的,指定曲就八九不離十地一定是:「漁陽鼙鼓動地來」、「旗正飄飄」和「抗敵歌」。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總是這三首哩?是因為黃自?還是因為愛國?還是有什麼特別原因?

後來,仔細想想,我想可能是因為是男校的關係。因為這三首都是殺氣騰騰的歌,所以很容易就可以以暴力取勝。(如果女校也來殺氣騰騰,那我只能說我們那個時代,中華民國還在動員戡亂吧!)不過,我倒是從來沒有在比賽裡面唱過「旗正飄飄」和「抗敵歌」。我的那一班總是選「漁陽鼙鼓動地來」,所以,「漁陽鼓,起邊關」真是朗朗上口呀!這是長恨歌第三樂章的男聲四部合唱,描寫著描述安祿山造反了,帶著兵馬準備揮兵長安。所以,既然是一段疆場上廝殺的前奏,自然是不可能斯文去哪裡。所以,某些樂句的適當暴力,通常會得到評審的青睞。

漁陽鼓,起邊關,西望長安犯。六宮粉黛舞袖正翻翻,怎料到邊臣反,哪管他社稷殘!只愛美人醇酒,不愛江山。兵威驚震哥舒翰,舉手破潼關!遙望滿天烽火,指日下長安!

(是不是一看歌詞就知道哪裡要用力,哪裡要溫柔一些?)

我幾乎沒有聽過幾班唱「旗正飄飄」。我估計是因為旗正飄飄不好唱,技巧十足。而且這首歌比較長,歌詞至少是「漁陽鼙鼓動地來」的兩倍。(普通只有在一星期兩小時的音樂課上會演練的班級合唱,當然會選簡短好練的囉!)所以只有在正式校際比賽,或者是大到省賽,才有聽過別的學校的演繹。但是我覺得這首歌的曲風也是比較難去拿捏演唱的力道。

不過話說回來,這三首歌之中,其實我最愛的一直都是「抗敵歌」。有人說這是中國第一首抗日歌曲,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引領風潮的頭一砲。黃自在一九三一年寫下這首歌曲(韋瀚章的詞),曲調朗朗上口,而且歌詞真的很憤慨的樣子,所以一問世就傳唱開來。歌詞的確相當血腥,用字都非常的暴力:「凶暴、報仇、身可殺、殺敵、誓不饒、焚焦、血正沸、仇不報氣不消、拋頭顱」。用現代好萊塢電影的手法來看,就像是一部動作片一樣,而且所有會賣錢的元素他都具備了!(所以你就可以想像男生班級會有多愛唱這種只要照著文字跟著暴力就可以有相當表現的歌曲。)而且還有黃自美妙的編曲,主調是雄健的進行曲,加上其他聲部適時重複調子或以輪唱的方式表現主題,造就了整首歌層次分明,但是氣勢磅礡,渾然一體的風格。因此一用適當的力道表現,馬上排山倒海。但是光就歌曲曲調來聽,這首歌其實曲調是相當美麗而且如行雲流水一般流暢的。所以如果你只是聽著伴奏的部分,一個好的伴奏其實一樣可以用鋼琴彈出暴力美學的境界。

不過,我想,現在真的沒有什麼人在唱「抗敵歌」了。東亞的情勢已經大幅改變,與民國二十幾年那時候完全不一樣。而且,中國那時候是四億人,現在是十四億人(真是生產力驚人呀!);首要問題不再是強虜入侵,而是自己兩岸問題搞不定。所以「抗敵歌」有點不符現實狀況了!最後反而變成了「懷舊的抗戰時代愛國歌曲」來被人記念著。

中華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強虜入寇逞兇暴,快一致永久抵抗將仇報!
家可破,國需保,身可殺,志不撓!
一心一力團結牢,努力殺敵誓不饒。努力殺敵誓不饒!

中華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文化疆土被焚焦,需奮起大眾合力將國保!
血正沸,氣正豪,仇不報,恨不消!
群策群力團結牢,拼將頭顱為國拋。拼將頭顱為國拋!

旗正飄飄試聽
抗敵歌試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