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hat is the typical winter in Europe?

最近幾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天空還是黑暗的一片。雖然屋子裡的暖氣開著,室內均溫攝氏二十二點五度,但是躲藏在被子裡的身軀還正享受著那溫存,很難說服自己要在黑暗中起床。在台北的時候,不管春夏秋冬,上學還是工作,睜開惺忪的雙眼的時候,天都已經亮了,所以沒有什麼話好說,就算沒有趕上日出而作,至少也不能等到日上三竿了還賴在床上!但是到了北國歐洲,這所有的概念都被完全打破。

歐洲的日光在夏天像是用不完一樣!晚上十一點的時候,天空都還可以微微亮著。早上三、四點,太陽又從東方升起了!更北邊的冰島更是神奇,盛夏的時候,整個天空沒有完全黑暗過。但是,時序進入冬天的時候,日光就開始變得十分珍貴了!譬如說荷蘭吧!坐火車的時候,我撿起一份報紙來看,上面寫著當日日出和日落的時刻:日出,早上八時三十二分;日落,下午四時二十七分。

然後我想到本公司的上班時間: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整。這已經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這是日還沒有出就得做,日都落下去了,還在做,沒有休息。也就是說,一個不小心,你很可能在星期一到星期五之間都沒有看見陽光普照過!荷蘭尚且如此,更北邊的斯堪地那維亞就更不用說了!我的芬蘭朋友曾經告訴我,芬蘭政府一到冬季,就要開始密切注意因為時序和日光引起的焦慮、沮喪情緒引發的自殺潮。

怪不得歐洲人喜愛陽光到一種讓我初次拜訪歐洲時就十分訝異的程度。不但夏日要到南歐地中海去躺在沙灘上晒一夏的太陽,就連在自己國家,也要找時間去公園草地上躺在陽光下。甚至中午午休時候,也要這樣做!深怕夏天的時候沒有把陽光指數囤積地夠高,漫長的冬天會熬不過去一樣!

來自台灣的遊客通常在冬日天天期盼下雪。很明顯的對比。

天漸漸亮的時候,我才在朦朧之中,發現整個城市籠罩在濃密的晨霧之中。Emmen如此,阿姆斯特丹也是一樣。

星期五晚上,我乘著夜車抵達阿姆斯特丹西南郊的火車站。霧氣就已經籠罩整個城市。我看見自己,拎著一個大行李箱,然後站在昏黃的街燈下,濃霧瀰漫著,從自己嘴巴呼出的氣也馬上成了一團白色的氤氳。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話:一個旅人,在冬日,異鄉的城市。不覺莞爾。繼續拉著沈重的行李前進。

抵達朋友家的時候,有一種又重回溫暖世界的感覺。尤其是這一次他也還有其他的朋友一起加入。一個小公寓之中擠了五個人(三個住戶加上兩個外來客),一起聊天,吃飯。

因為晚晚地睡,所以晚晚地起。但是就連星期六中午十二時許,我張開雙眼的時候,外面仍然還是一片霧氣濛濛的樣子!就一直到下午霧氣散了一些之後,太陽還是躲在濃密的雲層之後,不曾現身。我在朦朧的灰色之中搭著街車,隨著人潮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遊走。

我想到這樣的天氣大抵就像是兩年前Brandon來訪荷蘭的時候的天氣。那一次,兩星期之後,Bruce到訪的時候,就大雪紛飛了!這一次,我在星期一飛回台灣休假之前再造訪一次荷京,除了先準備一下重回都市的體驗,也順道逛街看看是否會遇見什麼有趣的人事物。但是一想到馬上就可以回到台北看見許久不見的家人和朋友,著實興奮了起來。

我走進了阿姆斯特丹的Waterstone書店。這是每一次我真的很想逛書店的時候,唯一可以解解悶的地方。荷蘭的書店當然是賣荷蘭文的書,我雖然荷蘭文小有長進,但是還沒有到可以看長篇大論的程度。我多半還是看看報紙標題還有一些商業書信而已。所以走進荷蘭文書店,要不只能看書的封面,不然就是翻翻有圖片的,那躲在小小角落裡面的英文書櫃通常不能滿足我。我是被台北誠品寵壞的小孩。我要那種走進去就有種cosy感覺的書店,然後可以一頭栽進書群之中。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倫敦的查令街(Charing Cross Street)上的書店也有這種感覺,到了蘭開斯特,就得靠學校圖書館和當地的Waterstone書店了!在荷蘭,只有阿姆斯特丹有這間Waterstone的分店,專門賣英文書籍。所以當網路書店不能夠滿足我的時候,就是要造訪阿姆斯特丹的Waterstone書店解饞的時候啦!

之後,則是又造訪了另外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Dennis。我很久很久沒有聽聞他的消息,上一次見到他已經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了!這一次剛好碰到他也在家(因為他是忙碌的KLM空服員),所以便臨時起意,在電話中約定拜訪他,喝個茶,順便聊聊彼此的近況。

他說,他最近兩年也是在掙扎於理想和瑣碎的生活之間。前一陣子他還很沮喪,所以摒除了很多聯絡(我也知道,每個人多少都有幾次碰上那種不想要回電話,不想要回電子郵件的景況)。也就是那種你想要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不一定是享受寧靜,有時候比較像是需要一個自己的房間來給自己。我笑著說,只要他記得,要把軌跡留好,等他想被人找到的時候,別像童話中的那對兄妹,沿途丟的餅乾屑都被鳥叼走、吃掉了就好。那樣才真的是像斷線的風箏失去聯絡了!

聊天的時候我也在想,怎麼最近身邊一群人都在掙扎於這種情結之中呢?(那是為什麼之前會有那一篇A Beautiful Life問世的原因!)不過,也許剛好我們這個年齡層剛好都在這個當口吧!套句很俗的句子,這叫做十字路口(有沒有想起托斯卡尼豔陽下那電影中,女主角好朋友Patty在餐廳裡面的那段crossroad speech?)。這種小小片段點滴的沮喪最後會匯聚成流,成川,如果你不好好面對和處理,終有一天當你如黃土高原的沙粒被沖刷入大海的時候,那就是Patty說的,never recovered。

剛巧之前我在書店裡也翻了一翻那電影的原著小說。我剛好看見法蘭西絲要買的villa的名字,Bramasole。等待朝陽現身的感覺!那部片也是這樣:平日陽光印象的舊金山灰澀個徹底,然後襯托著、伴隨著主角漸漸走出陰霾時候,陽光在托斯卡尼完全再現。片中有這樣一個典故,to give birth在義大利文之中是用to show to the light來表達。迎接陽光,也就是迎接生命。新生如此,重生亦如是。

然後我記起那一段我和朋友們都很喜歡的旁白:They said they built the train over the Alps between Vienna and Venice before there's a train that can make the trip. They built it anyway. They know one day the train will come.

The winter in Europe is cold. You are often surrounded by misty and foggy atmosphere that drags you down to depression and despair. Somehow, if you manage to see through all that, you will learn, cheerfully, that friendship and family shall keep you safe from harm all the way till you get over this bitternes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