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訂好了三月底回台灣的機票。當然,訂好機票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爸媽和妹妹。我直接把國泰網站上的通知轉寄給他們,然後前面加了幾句話,沒用中文,就直接用了英文「I’m visiting Taiwan from 20th to 31st March.」沒想太多,就關了電腦,收工上床。

隔天,我的E-mail信箱裡面就躺了一封來自平常沒事不會寫信給我的妹妹的E-mail。也沒用中文,就大拉拉地寫著英文「You are going home, not visiting. OK? It’s strange, very…」大抵就是指責我不應該用那麼「疏離」的字眼,「visit」。

然後我想了想,這到底該怎樣形容才好?尤其是爸媽最近又搬了新家,從大直搬去三峽。雖然房子是我的名字,但是壓根兒,我除了出了名字之外,大概也沒有出別的了!設計是爸媽的主意(雖然我有同意,不過,我也沒什麼好不同意的呀!);搬家是爸媽出的力。所以,那是我的家呢?還是我的房子?

我著實想了很久,我應該要用「I’m going home…」或是「I’m coming home…」嗎?但是那樣好像有一種回到家之後就可以非常relaxed的感覺,隱含著一種「終於到家了,不想要離開了」的感覺。但是,明明在十天之後,我又要風塵僕僕地再次離開。那麼,只短短十天的相聚,便比較有「I’m visiting」的感覺了吧!

在歐美與朋友聊天的時候,如果聊到「回台灣」,他們會很精準地詢問,「That’s your parents’ place, right?」是呀!在這裡,好像十八歲之後,小孩子們就會被「鼓勵」離開家去自力更生。當然,我爸也是從小(甚至還沒有滿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心機重重地循循善誘)就「鼓勵」我們早點打包滾蛋,他說,他要跟媽媽好好享受清靜的日子。但是,我一直到二十五歲快過完的時候,才離開家到歐洲唸書。當有幾年我和妹妹都在歐洲的時候,他們兩位倒是常常有意沒意地在電話之中透露,「家中過於安靜,很不習慣」。也是,過去二十五年天天有我和我妹吵鬧(因為我們兩個是從來不冷戰,一定要大吵大鬧直接解決才快活)的日子,突然吵鬧源沒有了,還真是非常不習慣。話說回來,對於歐美文化長大的朋友來說,「那」是你爸媽家,不是你家。

當然,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那我家呢?」是現在住的地方嘛?我又不這樣覺得,因為那是公司租的房子。所以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就像是以前國中唸的課文「失根的蘭花」一樣,是因為已經在那麼遠的地方,所以漂泊流浪去哪裡都沒有差了!所以我們可以很「勤勉」地週週跨國界出遊,美其名叫做「走看歐洲」,骨子裡面其實是因為「還是客人」呀!

我突然可以體會早些年眷村裡面其他爺爺的感受。那是一段多麼冗長的歲月?離家背井,然後五十年不知道是住在家裡還是作客台灣。我現在一年回三次台灣,人家當年可是盼了五十年之後,從「反攻大陸」的豪氣千丈,到「回鄉探親」的一絲渴望呀!

所以,去年,我和爸媽討論之後,決定要在荷蘭買房子。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想要有「家」的感覺。雖然,我知道台灣是我永遠可以毫不畏懼地說回去就回去的「家」,台灣也是會毫不猶豫就張開雙臂擁抱我的「家」,但是,我在荷蘭這些年下來,也不能夠繼續「寄人籬下」下去,我要有自己的地方。我要在這裡有我自己可以稱之為「家」的窩。

我自己也很驚奇我這樣子態度的轉變。以往,我是號稱我絕對不要買房子來牽絆住自己的那種人;但是,現在,我卻對於居家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嚮往和憧憬。我和朋友說,也許這是因為到了某一個年紀,有了某些生活經驗之後,才會有的轉變。當然,生活在歐洲這個講究「獨立精神」的環境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畢竟,在台灣,我想可以依賴父母的機會太多,也太容易。我突然可以充分體會當初爸爸早就開始的「有能力,請早些滾蛋」的教育初衷。我不禁佩服起他來……

當然,班機確定的訊息發出之後,媽媽就捎信來了。因為搬新家,我也不知道要怎樣從機場去三峽,所以請爸爸來接。爸爸這次倒是很爽快地答應了。以往,他會說,「自己搭巴士呀!回台灣又不是第一次,幹嘛要人伺候呀!?」然後一切確定之後,媽媽寫在信裡,「Welcome home!」(是的,也是英文!這樣好像我們家每個人都很愛在E-mail裡面落英文的感覺喔!?)

看見那句話的時候,我才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地方可以讓你稱之為「家」?儘管,很多人也許「我家就是你家」、「Mi casa es tu casa」地說著,但是大部分的時候,那只是「客氣」,你要真能那樣「放肆」,反倒是失禮了!

然後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至少現在我在荷蘭的這個小房間裡,我可以放肆。回到台北,無論是大直的舊家還是三峽的新家,我也可以放肆。在大直的奶奶家,我依然可以放肆。

有家可以放肆,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yan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